吴兴区环渚乡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创新破难结出硕果
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是生态建设、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集防洪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为一体的公益性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去年,吴兴区水利局、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吴兴区清水河道建设管理细则》,环渚乡按照实现河道“堤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要求,对树庄、中东二村进行了清水河道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全乡共完成单项疏浚20.46公里,建设标准堤防7.34公里,全线砌石护岸400米,总完成土石方330余万方。
万里清水河道是一项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的工程,必须要有一整套严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2005年,环渚乡万里清水河道抓好三大工作举措:
一、结合实际,定位规划,选准河道实施。
环渚乡地处城郊结合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已列入了湖州市湖东分区规划。考虑到2005年是该乡大规模实施清水河道建设的第一年,要选准选好河道。在选取河道时,做到了四个与实际相结合:一是与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际相结合。对中东、树庄二村今后实施土地征用时规划基本保留的河道进行清淤筑堤,以免造成重复建设。二是与全乡水利灌溉实际相结合。选定的塘迁港、九曲港、树庄港三条河道共涉及灌溉面积18000多亩,而且大多为已实施了土地整理的标准农田,清水河道建设后产生的效果明显。三是与河道的自然条件实际相结合。由于是第一年首次进行大规模的清水河道建设,为摸索经验、积累经验,选择的河道大多为积淤比较严重,已对现有的农田灌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又结合了河道的施工条件,便于工程进行施工。四是结合村班子的战斗力。清水河道建设牵涉面广,大量的工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村两委会的战斗力将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的作用。选择了树庄、中东这两个村级班子战斗力突出的村来实施清水河道建设,实践证明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对工程出色的完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统一思想,层层发动,争取群众参与。
清水河道建设工程,群众的理解与参与是工程进行的基础。为此,乡政府统一了三个层次的思想。首先统一村两委员会成员的思想。乡农办、农技服务中心多次召集两个村的领导进行商量,讲明相关政策,明确工作方向。其次是统一党员队长、村民代表的思想。村委员会分别召开党员队长会议,村民代表大会,讲明政策、讲清困难、讲透道理,以统一广大党员、村民代表的思想。再次是统一广大群众的思想。通过党员队长、村民代表上门,讲明工程的重要性,同时征求群众的意见,得到群众的认可,统一广大群众的思想。在统一以上三级的基础上,再由农技服务中心对河道进行实地观测,实地踏看,列出出工程实施计划,并将以上结果公布到生产队,给群众讲清事实的同时对群众进行宣传发动。在去年的清水河道中,按照村一事一议的决议,河道两岸堆土筑堤等共占用桑地230.55亩,旱地55.7亩,损毁树木7135技,迁坟15个,群众投劳5100余工,基本上都是无偿的。群众的积极性发动起来以后,对规划建设之外尚未立项的河道,群众强烈要求实施的,由区乡统一进行增加立项实施。去年共计增加单项疏浚3.11公里,标准堤建设3.9公里。
三、规范实施,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做到精确测量、规划、设计。由区水利局、乡农技服务中心与村委会、生产队一起对河道进行实地测量,画好河道断面图,精心做好规划设计,详细计算工程量和投资额。二是规范进行工程招投标。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由乡人大、乡政府、乡财政办、乡司法所、乡农技服务中心和有关村负责人组成招投标小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选择性地邀请三家单位进行招投标,中标后现场签订单项疏浚或标准堤建设施工协议。三是严格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施工建设期间,乡农技服务中心专门派出二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并明确要求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吴兴区清水河道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工程。树庄、中东两村也落实专人,相关生产队也派出村民代表参与现场的施工质量监督,市区水利局也不定期的对现场抽样调查。通过这种多层次的现场监督,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四是多管齐下,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开工后,乡村二级要求施工企业根据河道的自然条件,采用挖掘机、挖泥船、泥浆泵和人工辅助整理相结合的多种施工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企业组织了五吨吊杆挖泥船一艘,三吨吊杆挖泥船一艘,4寸泥浆泵一台套和挖掘机一台,全面铺开施工。05年3月5日进行招投标,3月13日开工,5月份工程已基本结束,6月25日通过区验收,基本上对农业生产无影响。五是规范资金管理。根据专项资金专项使用的原则,乡财政办对资金单独建帐立户,上级下拨资金即时下拨到村,乡财政为河道建设配套的1元/方资金也即时落实。村里本着一事一议的重大项目帐簿公开的规定,将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也及时进行公开。今年年初,我乡已顺利通过市审计局对全乡清水河道专项资金的审计。六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清水河道建设和标准堤坊建好后,在农田灌溉、行洪防洪、美化村庄环境方面立即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夏季,全乡其余的村都因旱灾而为农田灌水想尽办法,树庄、中东两村却毫无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乡村两级因势力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分河段由村和生产队二层负责,落实专人进行河道保洁和清淤。
2005年全乡的清水河道建设之所以成效明显,认为科学规划是前提,规范实施是条件,群众支持是保证,区乡二级适当补助是推动。树庄、中东两村为全乡清水河道建设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为今年的清水河道建设树立了榜样。2006年计划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建设7公里,并争取全部纳入市区试点。目前,已有邵家墩、欣安二村共计5.78公里清水河道建设列入市试点。并已完成了水文测量和规划设计,在乡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乡里已经落实配套资金1元/方。
下一步,将在总结05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实施严格管理,加大投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吴兴区水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