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2005,防汛抗旱面临艰巨任务
    供稿:  ‖  来源:邵柳斌   ‖  发布时间:年月日  ‖  查看437次  ‖  

    2005,防汛抗旱面临艰巨任务



      
        在局部地区接连不断的疾风暴雨中,各地陆续进入了2005年这个不寻常的汛期。

      三个“并存”
      汛期形势诡谲多变

      说起今年的气候异常,早在年初已有所暴露。1月份开始,各地陆续发生了多起极端灾害性天气过程,2月份一些江河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水位,湖南、河南发生严重冻害,南北方相继多次发生冰雹灾害。与此同时,我国历来降水充沛的云南、海南两省降雨持续偏少,一些地区不仅春耕春播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城乡群众饮水也发生困难。

      进入5月以后,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出现较强降雨过程,全国大江大河及大部分中小河流水势平稳。但正是在大江大河一片静谧的氛围中,5月底至6月上旬,不期而至的暴雨山洪接连袭击我国湖南、四川、贵州、黑龙江等省的局部地区。5月31日至6月1日,湖南局部突发强降雨,造成邵阳、娄底、湘潭、益阳、怀化等地发生山洪灾害;几乎与此同时,贵州出现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贵阳清镇发生山洪,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突降暴雨,引发局部山洪灾害。湘、川、黔雨声稍歇,6月10日下午,一场猛烈的降雨骤袭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暴雨引发的洪水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就在局部地区山洪肆虐的同时,部分城市的上空也不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对于前一段时间的汛情、干旱形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用三个“并存”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说,今年我国气候异常多变,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与一些地方遭遇严重干旱并存,部分河流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水位与一些河流发生历史同期最小流量并存,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与一些地方群众自防自救能力较弱并存,防汛抗旱任务十分艰巨。

      严密部署
      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形势的复杂多变,正是防汛抗旱难度之所在。也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每年进入汛期前,国家防总都要进行严密部署,开展深入检查,指导督促各地扎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早在今年1月,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就在广西南宁召开。4月1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回良玉副总理要求强化责任,完善预案,全面落实防大汛抗大旱各项措施。5月9日,国家防总召开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电视电话会议。5月30日,国家防总向全社会通报了全国大江大河、重要大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汛责任人名单。6月4日,根据汛情发展,国家防总召开紧急办公会议,进一步研究分析形势,加强工作部署。6月上中旬,在全国陆续进入主汛期之际,回良玉副总理深入长江防汛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并在武汉主持召开了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他在会议上强调,要确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害损失。5月中旬以来,按照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部署,国家防总组织了8个检查组,对各大江河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检查,督促各地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的防汛准备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山洪灾害
      防不胜防更需严防

      搜索互联网,每年的防汛抗旱都会有公众关注的关键词。今年刚刚经历了入汛的短短一段时间,“山洪灾害”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正如一些防汛老专家说的,干旱是一大片,洪水是一条线。而与大范围的洪旱灾害相比,山洪灾害对人的杀伤力度大,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事件。同时由于山洪灾情突发性强,来势猛,成灾快,发生范围广,大多发生在偏僻山区,防治工作难度很大。

      5月底至6月上旬局部地区的暴雨山洪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总于6月1日发出《关于做好当前防御山洪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预案,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每一处重大灾情发生后,当地的防汛部门总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抢险救灾;各级党政领导按照责任分工,科学决策,靠前指挥,并迅速组织、调动人员物资抢险救灾。国家防办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地方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对于特别重大的灾情,中央还直接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面对洪涝灾情,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按照职责分工,团结协作,加强沟通,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正是实施了政府的有效管理,才得以保持了灾区群众情绪稳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社会各界对山洪灾害的反思和讨论也在热烈进行中。山洪灾害难防难治,但并非不可防治。今年5月9日,我国第一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已经通过审查。规划中提出了防治山洪灾害的多项措施,并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记者从国家防办获悉,这项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待审批后即可付诸执行。其实施后,将成为指导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纲领性文件。

      前事不忘
      安全度汛责重如山

      经历了5月底至6月上旬的几场疾风骤雨后,各地更加积极地部署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一些地区针对本地实际,加紧部署山洪防御工作;一些地区将暴雨高发区列为防范重点,停止使用校舍危房;一些地区周密制订预案,加强监测预警……

      暴雨山洪固然需要严防,但更需注意的是:我国地域面积大,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各地的防范重点也各有侧重。除了严防山洪灾害,我们还需高度重视大江大河、水库、城市除涝、台风暴潮的安全防范。同时为防御干旱,还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洪水,加强雨洪资源利用的研究工作。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强调,主要江河流域的防汛抗旱工作,直接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防汛抗旱工作的大局,务必始终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一定要确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害损失。

      今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对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三个并存”的汛期形势,给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敲响了警钟。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在国家防总今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上,有关部门曾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多雨的范围将比去年大,旱涝灾害的程度将比去年重,总体气象年景将比去年差。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各地刚刚进入汛期,确保安全度汛任重道远。各地必须按照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警惕山洪灾害的同时,认真做好大江大河和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切实抓紧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强化防汛责任,认真落实防汛抗旱各项预案,加强汛情监测和预警预报,狠抓防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全面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5年6月20日

        作者:李春明 
     

                  
    上一篇: 截止2004年 18个城市被评为全国节水型城市
    下一篇: 我省昨日出梅 将进入高温期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