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水乡“水日”新话题
    供稿:  ‖  来源:张海涛   ‖  发布时间:年月日  ‖  查看632次  ‖  

    水乡“水日”新话题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也是第十八个中国水周的开端。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生命之水——赋予水以生命般重要的地位。在今年1月份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浙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我省将大力创建节水防污型社会;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浙江要创建节水型社会被列为省政协一号提案……

        解了近渴难解远忧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像是雨季提前到来,连绵的雨下到现在似乎还没个尽头。据气象部门统计,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底,全省降水量在273毫米到471毫米之间,比正常年份偏多了50%到144%。冬季这么多雨,历史上也是少有。

        山塘满了,水库满了,江河湖泊的水位也在呼呼往上涨。曾经饱受旱魔之苦长达一年半之久的浙江总算舒了口气。据省防汛防旱指挥部消息,目前全省范围内没有旱情。全省中小型水库蓄水占正常蓄水量的70%,大型水库达73.8%。即使在旱情曾经最严重的舟山市,因春节后降雨较多,小型以上水库的蓄水也达到正常蓄水量的67.1%。省防汛防旱指挥部高级工程师王仕勇甚至乐观地认为,按目前蓄水情况,即使半年内不下雨,全省也不大会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

        酣畅淋漓的冬雨虽解了旱情,但却难解水资源利用日趋紧张的远忧。

        作为江南水乡,我省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还不到全国240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且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从年际之间看,降水量少的枯水年只有丰水年的二分之一左右;从年内看,百分之七十的降雨量集中在5到9月份。这么多雨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降下来,加上境内河流源短流急,实际上是留不住的,最终大多奔流到海。全省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也就在360亿立方米左右。再从空间看,浙西南山区水资源相对丰沛,而经济最发达的浙东沿海地方,水资源量反而少。

        “浙江是越来越不耐旱了。”水利部门的同志感叹。一方面,水利已经从农业的命脉上升到国民经济的命脉,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旱不起”。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也快速增加。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更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目前,我省水资源实际利用量在210亿立方米左右。据有关部门预测,即使采取强化节水措施,到2010年,届时缺水仍将高达55亿立方米。

        水资源费今年将大幅提高

        从今年7月1日起,我省供水企业需缴纳的水资源费将会有大幅度提高。今年年初召开的全省物价工作会议则提出,水价调整将是今年物价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

        省水利厅水政资源处处长祝永华说,我省原有的水资源费标准已经执行了10多年,标准明显偏低。提高水资源费和调整水价,就是希望用市场的手段引导群众树立起节水的意识。

        而从长远看,实行梯级水价将是大势所趋。去年7月,《浙江省用水定额》由浙江省水利厅、经贸委、建设厅联合发文要求各地试行。该定额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生活和公共用水等55个行业,1929个定额值,是推行全社会节水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为以后实行梯级水价奠定基础。

        曾饱受缺水之苦的舟山市,是全省率先试行梯级水价的地区之一。在确定用水户月基本用水量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居民用水户月基本用水量6立方米保持水价不变,用水量在6立方米以上10立方米以下的,加倍收取水费,10立方米以上部分按水价的3倍收费。

        目前,在我省的岱山、玉环、义乌以及宁波等地已经采取梯级水价,对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节水技术潜力巨大

        解决水资源量季节性不均,通常的办法是造水库。解决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可以通过引调水工程来解决。目前全省已经建成水库3900座,总库容达380亿立方米。在去年的大旱中,舟山大陆引水工程每天从大陆引水10万立方米。

        这些工程措施只是水资源利用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调剂手段,对缓解当前我省水资源供需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看,解决水乡“水”的困扰,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靠节水,要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节水防污型社会。

        而节水的潜力是巨大的。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的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水稻种植大水淹灌、漫灌而言的。指的是薄水勤灌,经常保持田块干干湿湿的状态。据省水利厅农水总站严雷工程师介绍,目前全省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50万亩,平均每亩年节约用水100立方米,年节约用水至少在5亿方以上,相当于5座大型水库的库容量。

        如果将薄露灌溉称为技术型节水措施的话,那么从去年开始启动的“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则是工程性节水措施了。

        农业是用水大户。全省农业用水在100亿方以上,占全省水资源利用量的60%左右。但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着老化失修,渠系不配套的问题。灌溉用水从水库等水源地到田间,一路渗漏、蒸发,损耗非常大。目前,全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而发达国家在0.7到0.75之间。省水利厅农水总站主任蒋屏指出:“不要小看了这零点几的差别,如果将全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全省每年至少可节约10亿方的水,相当于三分之一浙江人目前的生活用水量。

        “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以全省大中型灌区骨干渠道及重点小型自流灌区干渠的配套改造为主要建设内容,适当兼顾平原灌区的灌排泵站改造、丘陵山区的缓坡旱地、经济园地喷微灌技术推广,从2004年起,计划用10年之力,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00万亩,实现年节约灌溉用水量12亿方。其中,今年计划改造灌区90万亩,投资达1.9亿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刘元斌 王磊

                  
    上一篇: 新华网:我国水利改革与发展已实现五方面重大跨越
    下一篇: 牢记两个务必 永葆政治本色:我厅部分党员参加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开展仪式 牢记两个务必 永葆政治本色:我厅部分党员参加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开展仪式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