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更新理念 全面推进:2004年度全省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587公里
    供稿:  ‖  来源:张海涛   ‖  发布时间:年月日  ‖  查看618次  ‖  

    更新理念 全面推进:2004年度全省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587公里


     

        

    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是省委、省政府 “五大百亿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打造“绿色浙江”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我省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树立生态治河理念,紧紧抓住“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农村河道整治提供的有利契机,围绕总体目标,精心组织,超额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04年度,全省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587公里,投资50.5亿元,土石方1.1亿方,绿化面积600万平方米。2003-2004二年累计完成河道建设4799公里,投资102.7亿元。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和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与经验。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为加强全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领导,省水利厅专门成立了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省河道管理总站,专职负责全省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全省大部分市、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清水河道建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2004年省政府与11个市政府签订了包括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任务的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书,各市政府进一步将河道整治任务分解落实,并作为各级政府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2、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河道建设投资力度,省财政2003年、2004年分别安排5000万元和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河道建设。海宁、义乌、嘉善等县(市)财政每年投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政府投入在河道建设投资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办水利和发动全社会办水利的新办法,多元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绍兴、余姚、路桥等地积极推广“以地换资”做法,为河道整治注入了不少资金,对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嘉兴等地成立了水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向银行借款和还贷的机制。由于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深得民心,社会各界捐款踊跃,绍兴市环城河整治中,社会捐资达2.2亿元,河道建设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层次多重化、投资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

     

    3、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相结合,整体推进河道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防洪、排涝、灌溉、引水能力,同时也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农田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转变的新起点,是推动农村水利上新水平的重要工作。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中,将农村河道整治纳入村庄示范、改造的重要内容,要求河道防洪标准达到保护村庄10年一遇,保护乡镇20年一遇;河道水质有较大改善,能基本满足水功能区的要求,河道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各地在清水河道建设中,主动接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形成合力,推动了清水河道建设的广泛开展。湖州市赵湾村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全面整治村内河道,再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美景。上虞市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机会,拓宽疏浚河道,引水入村,充分体现水的灵气,给村庄增添活力,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该市2003年新农村建设村完成河道整治20公里,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450万元)。在每年的项目安排上,首先保证新农村河道整治项目,并规定列入村庄整治范围的行政村河道整治给予实际工程总投资30%的补助,列入示范村的资金补助为50-60%。杭州市拱墅区将清水河道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其他创优活动结合起来,租用农村闲置土地,新辟水域,建设了一批亲水主题的公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4、提升理念,积极探索,搞好生态河道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是我省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主要的问题是注重了工程建设的高标准,但“硬化”、“白化”、“渠化”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省水利厅采取以举办市县设计人员和河道建设管理人员为对象的清水河道建设生态设计培训班的办法,把国内外生态治水的理念和生态河道建设中的成功做法介绍给一线设计和管理人员,让他们自觉树立起生态治水的理念,了解河道建设决不是钢筋混凝土和块石的堆砌,而是为改善生态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和谐相处的平台。同时开展植物措施在河道建设中应用的调研,通过调研筛选出适宜我省河道护坡固土、水质净化的植物品种。为避免重蹈国外发达国家河道硬化、堤防建后又拆的覆辙,起草了《浙江省生态河道建设技术规范》(送审稿),以规范不同行业部门生态河道建设的统一技术要求。由于各地在河道建设中很好地贯彻了生态治水理念,硬化比例减小,工程造价减低,起到了少化钱多办事的效果。

     

    2005年是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关键年,各地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实现从单一工程水利向环境水利与生态水利的转变,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原则,实现从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重、长效管理、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全省计划完成2500公里的清水河道建设任务,落实河道长效保洁3000公里。同时,在河道建设的科学规范化管理、生态河道建设中的植物措施应用和生态河道设计、重要堤防加固和山区小流域防洪避洪等防灾保安体系建设上争取有新的突破。

                  
    上一篇: 新华网:已接近缺水警戒线 水乡浙江敲响“水荒”警钟
    下一篇: 『新华网』汪恕诚:中国有能力解决好水问题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