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新华网:冬天的感觉哪里去了? 厄尔尼诺卷土重来让人忧心
    供稿:  ‖  来源:邵柳斌   ‖  发布时间:年月日  ‖  查看627次  ‖  

    冬天的感觉哪里去了?厄尔尼诺卷土重来让人忧心


    “淘气的孩子”厄尔尼诺来得越来越频繁

      厄尔尼诺源于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异常偏暖0.5摄氏度以上、持续时间一般为6个月到18个月的现象。这一现象最早由南美洲的渔民发现,他们发现这种现象一旦出现,气候就变得反复无常,就像个淘气的孩子,因此取名厄尔尼诺。

      据广州国际专业气象台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何夏江介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平均升高1摄氏度,就会使海水上空的大气温度升高6摄氏度,造成大气环流异常,引发全球性的气候反常,如高温、干旱、暴雨、冷夏等。

      根据统计规律,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4到5年会出现一次,但从1976年开始,厄尔尼诺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何夏江说:“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几乎每2年就不同程度地发生,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密切相关,成为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的又一诱因。”

      厄尔尼诺现象往往会带来干旱、风暴和洪水等灾害性极端气候事件。产生较大危害的最近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于1997到1998年,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发生特大洪水,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在全世界造成约200亿美元的损失。

      厄尔尼诺今年会不会卷土重来?气象界最近的监测结果显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域的海表温度异常偏高在0.5摄氏度以上,仅在秘鲁沿岸有小范围的偏冷海域。总体上,热带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状况均反映出厄尔尼诺时期的特征,表明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状态将持续并进一步发展。而在我国,厄尔尼诺现象来临时的种种迹象已经显现,入夏以来的连续高温,秋冬季节的持续干旱,北方的暖冬等,都是厄尔尼诺发生的征兆。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热带气候国际研讨会上,不少与会气象专家说,目前南海海域气温已比以往上升了0.5摄氏度以上,表明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影响我国,值得高度关注。

      南方罕见秋冬连旱厄尔尼诺是罪魁祸首

      江河水位骤降、河流水库干涸、农作物枯死、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环境污染加剧……一向雨水充沛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省份,眼下正遭遇54年来罕见的秋冬连旱困扰,厄尔尼诺就是罪魁祸首。

      始于今年9月、已持续近两月的这场干旱,波及到华南大部分乡村和城市。中国气象局最新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江西西北部和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在旱情最为严重的华南部分地区,所到之处旱象触目惊心:河床裸露,尘土飞扬,一座座水库干涸见底,大片水稻还没来得及抽穗就枯死在田里,部分城市不得不实行限量限时供水,远离水源的部分乡村只能依靠消防车送水来解决生活用水紧缺。

      持续干旱给南方省区造成严重影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统计显示,华南地区共有5330万亩耕地受旱,710万城乡人口、39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广西、广东、海南3省(区)的一些缺水城市已经实行限时限量供水。

      “持续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利工程蓄水量严重不足,导致了今年南方地区的严重干旱,”广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忠说。他指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夏季时会频繁登陆华南的台风,今年一个个弃华南地区而去,而“云娜”等能带来强降雨的台风都集中在浙江、上海等华东地区登陆,造成整个华南地区台风季节无台风的罕见现象,降雨量严重偏少,江河水库蓄水量不足。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至10月,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南方4省(区)的降雨量仅有88.1毫米,比往年偏少幅度都在85%以上,这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小值,造成2200多座小型水库、数十万座山塘干涸。干旱不仅带来农业损失和饮水问题,还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持续干旱导致了20年来最严重的咸潮灾害,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水利专家说,厄尔尼诺的严重影响还在继续,目前虽然华南部分地区下了雨,但旱情还没有根本性缓解,随着旱情有可能向明年春天蔓延,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华南地区水资源矛盾将日益加剧。

      冬天的感觉哪里去了?厄尔尼诺送来暖冬并非好事

      时值冬天,按照以往的规律,冰城哈尔滨早已是雪花飘飘,但最近几天,哈尔滨却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回暖天,天气晴朗,气温回升,没有一点北方的严寒。由于气温偏高,松花江甚至还出现了封冻的江面开始融化的罕见景象。在南方的广州,11月7日立冬以后,却连续出现26至30摄氏度的高温,完全找不到冬天的一点感觉。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称之为暖冬。哈尔滨市气象台最新一份预报显示,今年冬天哈尔滨市气温略高,平均气温约为零下13.5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0.3摄氏度,其中11月气温偏低,12月气温略高,明年1月和2月气温偏高。据黑龙江省气象台的专家介绍,哈尔滨降雪的时间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而今年的降雪时间则推迟了半个多月。何夏江告诉记者,近几十年来广州冬季市平均气温为14.7摄氏度,但从1987开始,广州市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冬季气温将继续偏高。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日前通报说,国家气候中心最近对今冬明春气候趋势进行了会商,认为今冬我国仍然是暖冬,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包括海南在内的华南地区的干旱天气还将维持一段时间。气象专家表示,随着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我国将迎来第17个暖冬,而明年夏季出现洪涝、干旱等灾害的概率大大增加。

      暖冬无疑让人感到舒适,但对暖冬造成的威害性更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少专家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何夏江说,暖冬将加快水份蒸发,使本来雨水稀少的冬季形成干旱,在南方等严重干旱地区,冬季旱情将更为严峻。此外,暖冬增加了火险等级,冬季森林防火将是一项沉重的任务。

      最近一段时间,广州市区的医院爆满,冬季病高发期来临。医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广州气温极不稳定,先是很高,又突然下降,由于人们不适应天气的突然变化,感冒等患者明显增多。医生指出,在暖冬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强降温天气,出现忽冷忽热、变化无常的天气情况,这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人的危害极大,暖冬同样需要加强防寒保暖。

      不少医务人员还担扰,暖冬将为御防流行病带来难题。由于气温上升,这为越冬害虫卵和病苗提供了温床,加重明春病虫害灾情。此外,各种病菌、病毒将在暖冬里显得更为活跃,也为春天易发传染病的泛滥埋下了病源。

      暖冬将给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冬季环保带来压力。据专家介绍,冬季气温偏高,由于影响北京的冷空气减弱,容易出现静风、逆温、大雾等稳定天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对城市大气环境非常不利。北京市有关部门认为,暖冬可能到来的不利气象条件对正在艰难完成62%“蓝天任务”的北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广州市气象部门说,今年秋季广州出现的严重灰霾天气极有可能在暖冬卷土重来,市民在享受着暖洋洋的太阳时,将不得出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

      何夏江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加强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提早制定防范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已迫在眉睫。

      新闻背景:近年来厄尔尼诺的“累累罪行”

      洪水、干旱、冰雹、森林大火,近年来,厄尔尼诺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惨痛的灾难,1997至1998年和2002年就是最近发生的最具典型的“厄尔尼诺灾害年”。

      厄尔尼诺引发森林大火。1997年,厄尔尼诺给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带来致命的打击,墨西哥和中美地区发生森林大火,数百万公顷森林被烧毁了,导致美国多个洲上空都飘浮着黑糊糊的烟雾,环境严重污染。当年,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也发生森林大火,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燃烧数月的森林大火,使大片森林遭到破坏,烟雾笼罩了整个东南亚。据统计,仅烟雾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0亿美元。此外,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防火期在1997年间延长了一半时间,干旱和火灾导致巴西热带雨林损失了500万英亩,其中包括濒危的大西洋雨林。

      厄尔尼诺带来冰雹和暴风雪。1998年1月,冰雹袭击了美国的缅因州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林木。该州东南部200万英亩到300万英亩的林木受到严重危害。1997至1998年,厄尔尼诺引发的异常寒冷天气袭击秘鲁,59人被冻死,经济损失达几十亿美元。2002年,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先是横扫美国南部平原,接着穿过俄亥俄山谷和大湖区,最后狂扫整个美国东北部地区,至少造成22人死亡,几十万人受到影响。

      厄尔尼诺引发风暴、洪水和暴雨。1998年,厄尔尼诺使美国东南部风暴加剧,龙卷风袭击亚拉巴马州,导致34人丧生。暴雨袭击厄瓜多尔,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13人死亡,超过6000人无家可归。200

                  
    上一篇: 张金如厅长要求:抓住时机 加快建设 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 全力以赴做好明年各项水利工作
    下一篇: 水利预算执行网站开通运行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