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004年5月10日
遏制盲目建设大量圈地现象
国土资源部部长 孙文盛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土资源规划计划,强化对资源节约的硬约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和实施措施上,都要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的要求。建设项目用地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坚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的原则。今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的主要指标已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要按照计划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规模。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很高,建设用地压力加大,各地应加大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力度,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要深化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有效遏制盲目建设大量圈占耕地的现象。对清理验收同意保留的开发区(园区),必须规范管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部门过度投资行业的土地供应,从严审批铝土矿、铁矿、水泥用石灰石矿的采矿许可证。
形成有利节水的体制机制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
目前,我国的节水水平与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还很不相称。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不到0.45,发达国家为0.7—0.8。
建设节水型社会,就要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要制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多种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继续深化水价改革,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和优化配置等。
大力促进建筑节能工作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3倍。新型墙体材料只占35%,全国粘土实心砖每年毁田达20多万亩。应当完善政策法规,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建筑节能工作。
要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建筑节能法规,建立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大力研究开发建筑节能与先进的供热制冷技术,研究开发新型墙体材料,严格执行170个城市禁止采用粘土实心砖的规定,逐步扩大范围,节约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标准,建筑能耗减少50%,北京市、天津市等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率为65%的地方节能标准,政府机构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全面推开。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建设项目,已完工的不予验收备案并责令改正。
来源:《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10日 第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