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回顾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各国应对有关水、卫生设施和居住等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并将做出今后一年中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会议期间,数百名政府代表共同审议了全世界实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目标的进展情况,其中包括60多位部长。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联手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实现其目标。
会议期间,有关官员做了《淡水管理:〈21世纪议程〉〈进一步执行21世纪议程方案〉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目标、指标和承诺落实情况》的报告,介绍了计划的最新执行情况,各国在实现目标和指标时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障碍,以及面临的的问题和挑战。本报编译了其中部分内容刊登出来与读者交流。
·饮水供应篇·
安全饮用水
20世纪90年代,获得改进饮用水的人数增加了9亿人,把人口增长计算在内,从1990年占全球人口的78%上升到2000年的82%。非洲从57%增加到62%,亚洲从76%增加到8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从82%增加到85%。改进饮水工作在所有区域都取得了进展,但大部分都低于到2015年实现《千年宣言》和《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目标所需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南亚取得饮水供应的成果最大,从人口的72%增加到85%,主要是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进步较快,因此南亚正在逐步实现2015年目标。获得饮水比例最低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大洋洲,两者的比例分别是58%和48%。
在所有发展中区域,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获得改进饮水的情况差别很大。20世纪90年代,农村地区获得饮水比例增加7%,而城市地区则为1%,但农村地区起点较低,饮用水供应情况仍然很差。2000年,在缺少饮水的人口中,五分之四以上居住在农村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乡差别最大,城市人口有83%获得饮水,农村只有45%。在东亚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城乡差别几乎是30%。改善农村家庭饮水情况费用比改善城市家庭饮水情况普遍较低。
在许多国家,现有的供水系统不能充分维持供水服务。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三分之一以上以及亚洲半数以上的城市供水时断时续。许多城市饮水系统未对水进行处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每5个系统中有1个系统未对水进行处理。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供水系统中水的损失和漏水情况仍很严重。在非洲大城市中去向不明的饮水平均约占39%,在亚洲大城市中占35%~42%,在拉丁美洲大城市中占40%。供水系统运作不良或维护滞后,预算吃紧,缺少收回成本机制,管理薄弱,体制框架效率低下,这些都是供水系统运作不良的主要原因。
通常,农村供水系统状况很差。最近在尼日尔进行的调查发现,35%的手动水泵失灵,32%的小水管系统状况不佳。这些系统年久失修,得不到零部件。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约13%的饮水供应系统运转不良,保养不善。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按照目前城市和农村人口获得饮水比例,利用预测人口数字,估计在2000至2015年之间,再有16亿人需要获得改进饮水,才能实现国际社会确定的目标;这16亿人中有60%以上生活在城市地区。
妨碍实现国际社会确定的目标的障碍有:投入不足,成本回收政策不完善,体制结构松散,水务部门经济管理机制不妥,因缺少人的住区规划而造成环境和生态问题,公共意识不强等。非洲国家更因水的开发分配成本较高、技术体制能力较弱而受到影响。
改善供水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收集雨水。人们担心雨水的水质,因而忽略了这一饮水来源。现在中国、泰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流行收集雨水的做法,因为雨水为缺水问题提供了一种持久解决办法。
公平与平价
提供安全饮水的成本正在增加。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新水源到用户的距离增加,高效供水系统的投资增加,消除水污染的处理费用增加。
补贴除非具体用于低收入群体,否则会主要使接入公共供水系统、具有中高等收入的城市消费者受益,而使城市里常常没有接通供水管道的穷人依赖更贵的水源。在加纳、危地马拉、墨西哥和秘鲁,人口中最富有的20%得到的补贴供水是最贫穷的20%的大约两倍。
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西亚和北非,水费仍低于供水成本。这种低水费阻碍了私营部门投资水务基础设施,也阻碍了消费者节约用水。为确保低收入家庭能够买得起水,城市供水定价方面的一个趋势是实行“累进”计价办法,就是消费者为少量基本需求用水支付很低费用,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价格。不过,对于最贫穷的家庭,最低的起价也可能很昂贵,因此可能仍然需要为这类家庭提供补贴。
关于私营部门参加水务建设,一些情况表明,穷人能够从中受益。例如在拉丁美洲三个国家,私营部门参加后,人口中最贫穷的五分之一获得了25%~35%的新用水装置。不过,对基础设施私有化给拉丁美洲穷人带来的影响进行更广泛的审查后发现,私有化在考虑服务费用是否承担得起、是否获得用水装置方面,通常不会照顾穷人的利益。贫穷家庭承担供水管道连接的费用,常常高于用水的费用,除非采用资助管道连接费用的妥当办法,如利用每月水费账单分期收费,或提供低息贷款。生活在农村的妇女儿童更需要获得改进水源。
水质与健康
全球范围内死亡和患病总人数的7%左右是水污染造成的,每年有300万~400万人死于水传播的疾病。亚洲和非洲死亡总人数的8.5%和7.7%由腹泻引起。在减少这种死亡人数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每年死于腹泻疾病的总人数从1982年的460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180万人,原因是改善了饮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医疗。
非洲最近取得的一项成就是通过改善供水和个人卫生,开展宣传运动,改善监测网络,从而在消灭麦地那龙线虫疾病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近年来,经合组织在治理河流污染、改善水质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目前对市政污水和工业排水采用了先进的废水处理设施,还采用了比较清洁的工业生产工艺,限制使用农业化学品,减少使用低磷酸盐等污染物质,这些措施增加了水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了金属、多氯联苯和其他有毒化学品的含量,增加了鱼的数量和品种。
工业化世界为控制废水排放大量投资,但是,发展中世界90%的废水依然未经处理而排入河流和溪水。现有的废水处理设施通常都不可靠,效率低下。尼泊尔、中亚、中国(黄河)和印度(恒河)的河流污染严重,这些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已经开始执行控制污染的方案,包括制定法律,提高民众认识,开展以社区为主的监测以及建立强有力的实施机制。许多含水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地下的含水层也受到污染。
在发展中区域的城市边缘地区,人们往往用未经处理的市政污水和废水作小型灌溉之用,尤其是用于种植因营养丰富的污水而生长茂盛的蔬菜,但是这种做法给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有些国家,特别是缺水的西亚和地中海国家,经过处理的废水被作为一种水源,通常用于灌溉。如果废水处理效果较好,这种用途可能是安全的;如果废水处理不够充分有效和可靠,粮食作物可能受到污染。
·综合管理篇·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综合管理涉及将水分配给这些相互竞争的用途以及各部门中的不同用户,促进生产性和高效率用水以及保护水质,以便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呼吁在2005年底之前制订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水效率计划。
发展中国家,70%~90%的水用于农业,灌溉用水的增长是近几十年来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预期2000年至2030年期间农业用水将增加约14%,低于以往的增长速度,也低于人口增长率。由于最容易利用的水源已经开发,增加农业用水将变得愈加困难,现在人们更加关注水坝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因此,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将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在土地和水这两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率。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平均灌溉效率依然很低,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为25%~40%,马来西亚和摩洛哥为40%~45%。这些数字低于可以实现的水平;以色列和日本的平均数字为50%~60%。农业用水即使略有节约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数量较少但日益增长的工业或家庭用水需求。在许多国家,对灌溉用水的巨额补贴继续破坏为提高水的效率而作出的努力。
不过,由于开展机构改革和政策改革,推广高效率用水管理办法,改善灌溉技术,因此农业用水的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目前存在很大潜力,可以采用各种办法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的生产率,例如减少灌溉系统所损失的水,改善农场用水管理办法,实施需求管理措施,改善基础设施的运营和维修以及改种用水较少的作物。
许多国家正在努力提高农业用水的生产率。譬如,南非政策改革之后,在水务部门的改革中将农业用水需求管理列为优先事项。在印度尼西亚,水务管理进程的主要方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