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太湖"五患"敲响生态警钟
    供稿:  ‖  来源:邵柳斌   ‖  发布时间:年月日  ‖  查看1056次  ‖  

    太湖"五患"敲响生态警钟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孙继昌重敲“生态警钟”,近日对记者直陈当前困扰太湖生态安全的5大问题。“太湖‘五患’如不尽早引起关注,美丽的太湖水乡必将陷入缺水、缺好水的尴尬境地,进而直接影响太湖流域的生态安全!”

      ——一患取水无度。这一“患”目前仍在加剧。孙继昌十分担心:“此患不治,未来20年太湖供需水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资料显示,目前,规划新建、扩建及在建的太湖大型取水口需增加的太湖年取水量,2005年前约为16.8亿方,2010年前约为26亿方。如加上灌溉用水量,至2005年,环湖年需水量将达48亿方,其中直接取水约30亿方;至2010年将达到57亿方,其中直接取水约40亿方。考虑到未来用水以及生态用水扩大等因素,至2020年,环太湖地区需水量至少比2000年增加约30亿方。而根据太湖调度运用方式,太湖调节容积只有10亿—20亿方。

      ——二患水质污染。“目前,流域内水污染的治理总体上还显得滞后。水污染加剧和用水需求增长,已使流域内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堪重负。”孙继昌说。

      多年来,太湖水环境持续恶化,已导致整个流域水质型缺水严重。此外,旅游和航运油污染严重,也加剧太湖水污染。目前,太湖仅有4成水体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而7成水体已达到富营养水平,蓝藻时有爆发。流域内大中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大多不符合要求。

      ——三患网围养殖。近年来,太湖养殖超常规发展,特别是网围养殖的兴盛,已严重影响太湖局部水域的生态环境,破坏湖泊生态功能,乃至危及湖泊资源的综合持续利用。“养殖效益与对东太湖的环境影响、生态影响、防洪和供水影响等无法相比,得远小于失。”孙继昌说。

      资料也显示,太湖渔业总产量从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渔获物总量提高了1倍,太湖的网围养殖、圈圩养殖已经超过了太湖的承载能力。

      ——四患东太湖沼泽化。东太湖水浅,原本底泥肥沃,水生植物发育良好,可以大量吸收湖水和底泥中的营养盐,起到净化湖水和防止富营养化的作用。但目前,由于东太湖水面的大部分为网围养殖,水草生长旺盛,形成了东太湖独特的生态系统。“网围养殖和茂盛的水生物减少了东太湖的风浪和流速,为落淤创造了条件,从而大大加速了东太湖的沼泽化进程。”他说。

      据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提供的数字,目前,东太湖的沼泽化面积已达16平方公里,占东太湖面积的12.33%。“湖泊沼泽化是湖泊消亡的前奏,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减缓东太湖沼泽化的速度。”孙继昌提醒说。

      ——五患洪涝灾害。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防洪标准仅为20—50年一遇,中小城镇的防洪标准则更低;江堤海塘等部分已建工程尚存在标准不足等薄弱环节;由于地面沉降、河道淤积、城镇及圩区面积扩大,河湖面积减少,降低了治太骨干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另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流域内城市城区规模不断扩大,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中小城镇星罗棋布,保护对象不断增加,防洪压力不断加重。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华东新闻:太湖:人水如何和谐?
    下一篇: 兴修水利是人类应对水危机的可行之路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