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正书在2004年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04年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敬正书
(2004年2月18日)
同志们:
一元复始万事新。新春佳节刚刚过去,我们在英雄城南昌召开全国水政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务。在这次会议上,高而坤同志将要对去年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今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2003年水利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2003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战胜种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了奋发向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按照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积极实践新的治水思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治水实践取得了新的进展,水利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对水利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尤其是去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了治淮工作会议和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快治淮步伐和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出了新的决策和部署。二是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达356.15亿元,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投资安排上,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三是我们运用新的治水理念,夺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坚持依法防洪,实施科学调度和有效的社会管理,夺取了防汛抗洪的重大胜利。在其他地区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受灾地区加强领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四是各项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南水北调各项前期工作深入开展,新一轮治淮拉开序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进一步加大。淮河临淮岗、嫩江尼尔基、广西百色、宁夏沙坡头、四川紫坪铺等“十五”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五是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人畜饮水解困、灌区节水改造及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取得新进展,淤地坝建设、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六是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初见成效。张掖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他试点工作也正有序推进,一批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也已启动。七是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和保护继续得到加强。黄河在确保不断流的同时缓解了全流域用水的紧张局面。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其尾闾台特马湖水域面积已达200多平方公里。黑河分水圆满完成国务院提出的三年目标。北京跨省市调水补水、引黄济津、引江济太、南四湖补水、扎龙湿地补水等一系列调水、补水工作的实施,既缓解了城市用水紧缺状况,又为生态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八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并在局部有所突破。流域机构改革迈出关键性步骤,取得阶段性成果,法律地位和行政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机关干部实行了公务员管理。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已成立水务局或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单位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0%,海南省实现了辖区内水务统一管理。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或上报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水利部和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试点工作。《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已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联合颁布,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里,水利政策法规围绕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水法配套法规建设取得成果,水利部和地方都出台了不少配套法规和规章,一些重要的法规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修订也已进入立法程序,稳步推进。水利法制宣传教育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开展向领导宣传、向其他行业宣传、向用水户宣传的经常性宣传活动,收到较好效果,促进了水法的贯彻实施。水行政执法探索了新的执法机制,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一些地区以整顿河道管理秩序为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活动,成效显著。通过推进水事协商制度,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合作,一些省际水事纠纷得到有效调处,浙闽大岩坑水电站跨流域引水纠纷的调处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围绕全面贯彻落实水法规开展的政策研究和调研工作,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不少政策建议直接为立法所吸收,政研成果为水利政策法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水利政策法规的工作成果凝聚了全国水政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是大家奋发努力、开拓进取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部党组和汪恕诚部长对全国的水政工作者表示感谢和慰问。
二、把握形势,理清思路,进一步推进水利政策法规工作
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重要会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分析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2003年3月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加快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2004年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指出: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真正把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政府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强大动力,切实抓紧抓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水利部党组联系水利工作实际及时研究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要进一步明确水利发展的格局和重点;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切实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创新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我体会在我国水利政策法规工作中,有这么几个方面必须认真把握,切实贯彻。
1.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水利政策法规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确立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指针。加强政策法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政府实施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各项改革措施都要以政策法规来规范和引导。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充分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法工作上。水利政策法规工作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广泛的关联性,要时刻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服从、服务于公共利益,始终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要超脱行业利益,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规范社会涉水事务,使水管理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在去年的淮河防汛工作中,水利法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汛指挥、蓄滞洪区应用以及灾后补偿和重建的法治化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政府有效的社会管理得到具体体现,灾害减少到了最低程度,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2.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水。
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理创新,建立法治政府是时代赋予我国政府当前的历史使命。温总理在全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治国者必先受制于法;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一场自我革命;要推行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政府工作的新内容,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政府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式创新、政府职能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否到位将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又一重要标准。水利政策法规工作部门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机构,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方面负有重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其作为部门领导办理法制事项的参谋、助手作用。同时要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履行好依法行政方面的法律顾问的职责。
水利政策法规工作必须把《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与水法规的贯彻实施结合起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坚持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