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是最大的环保工程
9日晚,中国三峡总公司2004年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记者在三峡总公司大楼的一间办公室,对上任不到3个月的三峡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武汉老乡李永安进行了独家专访。
“三峡总公司在自身发展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如何实现工程与生态环境,工程与库区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李总娓娓道来:原来,我们做工程,只管工程。有时,甚至把有些方面的问题和工程对立起来。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后,我们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并根据三峡工程的建设实际,总结出四句话,即:“建设一个工程,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致富一批移民。”今后在所有的工程中,包括明年即将正式开工的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工程,我们都将坚持这一方向。
过去,人们议论最多的是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峡工程是一个最大的环保工程。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的水患。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产生200多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即使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也可以保证长江荆江河段安然度汛。在目前围堰发电期,采取“预泄”(至135米)和“超蓄”(至140米),三峡水库可以产生18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三峡工程的这种防洪效益,实际上就是改造环境。
三峡电站所生产的清洁能源,相当于一个每年燃烧5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厂,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1亿多吨。这种环保效益,也是其他发电方式无法比拟的。
其次,三峡建坝和蓄水,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三峡永久船闸试通航已半年多了,截至去年底,半年左右的货运量就有1380余万吨,接近常年1500万吨的水平。今年可望突破2000万吨。结论是:三峡建成对长江航运是一个促进。
目前,正值长江枯水季节,人们议论得较多的是,三峡蓄水对枯水季节长江航道的影响。其实,长江每年都有因枯水浅滩而产生碍航问题。去年将围堰发电期蓄水提升至139米高程,就是为了给汛后,特别是枯水季节的长江航运,提供补偿调节流量。目前航运部门的同志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1月31日,我们收到长江航道局要求增加流量的函,2月2日,我们就启动了实施水库航运流量的调度预案。虽然这会对发电有影响。今后,只要是航运部门提出要求,我们都会迅速作出反应。
另外,三峡蓄水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对水质的影响,我们已谈过,这里谈谈人们所担心的:三峡蓄水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
三峡蓄水已8个月了,实际并未发生大的地质灾害和地震。在去年开始蓄水前,国家已从三峡基金里拨出40亿元,用于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这个“国家拨款”,实际上也是三峡“买单”。
来源:长江日报 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