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治江事业持续快速
协调健康发展
——在长江水利委员会2004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蔡其华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总结2003年工作,研究当前治江形势,部署2004年重点工作。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委里连续召开了机关、事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5个座谈会,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水利部对我委工作高度重视,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敬正书同志亲临大会指导并将做重要讲话。周书记还要做总结讲话。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2003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重要又很不寻常的一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水利建设方针和部党组治水思路,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全委上下共同努力,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战胜了严重的洪涝和干旱灾害,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夺取了防汛抗洪斗争的新胜利。汛前,及时调整了长江防汛总指挥部成员,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了各项检查,补充完善了长江洪水调度方案,及时批复了丹江口、陆水、隔河岩、葛洲坝等水库的洪水调度方案,开发了洪水调度方案演示系统。汛期,密切注视、及时掌握长江流域的水情、雨情、工情、险情,科学调度洪水,深入防汛一线指导协助地方防汛抢险。特别是8月底至10月中旬,汉江流域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最大的秋汛,5次洪水过程接踵而至,丹江口水库和汉江中下游地区面临严峻考验。在长达40多天的防汛抗洪斗争中,水文部门及时准确预测预报,防汛调度部门科学调度,果断决策,充分发挥丹江口水库的拦蓄作用和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将下游洪水位控制在保证水位以下,避免了启用杜家台分洪区造成的损失,实现了上下双赢。此外,通过对五强溪、凤滩、江垭、沙河集、黄栗树、城西等水库的合理调度,及时运用分蓄洪区,有效控制了澧水、沅水、滁河等部分支流的洪水,确保了重点地区防洪安全。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三峡工程实现了水库初期蓄水、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左岸电厂6台机组并网发电三大目标。我委作为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阶段前期工作进度,全面展开并顺利完成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库区移民占地实物指标调查,提出了移民安置规划框架报告;完成了一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专题研究报告,开展了穿黄工程方案比选。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中的北京永定河倒虹吸和河北省滹沱河倒虹吸等单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一年来,水利部共安排长江流域中央水利基建投资约63亿元,约占全国的1/6。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扫尾及验收工作全面展开,隐蔽工程80%以上的单位工程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并移交地方管理,部分堤段进行了竣工初步验收。平垸行洪巩固工程建设情况良好,江西、湖北两省的绝大部分工程已经完工。主要支流和重要湖泊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向前推进。澧水江垭水利枢纽通过竣工验收;皂市水利枢纽获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各项施工准备基本完成;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截流成功;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正式开工建设;彭水水利枢纽开始施工准备。
规划和前期工作取得新成果。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一阶段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完成了长江口综合整治规划的各项基础工作,基本完成长江口南、北支河段整治等一批专项规划,开展了大量的专题研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水库建设规划、主要支流和重要湖泊防洪工程建设规划已经完成。金沙江干流综合规划已经上报水利部。嘉陵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等一批规划正在有序进行,西南国际河流中,雅鲁藏布江规划专题研究和澜沧江流域综合规划正式启动。城陵矶附近分蓄洪工程、上荆江河段河势控制近期工程、三峡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对策研究等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重大专题研究稳步推进。
水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规划计划与建设管理等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取水许可制度稳步实施,审批了23个建设项目的取水许可预申请、9个建设项目的取水许可申请,为三峡工程发电用水等一批新的取水项目颁发了取水许可证,及时纠正了越权发证行为。河道管理逐步规范,启动了长江岸线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了长江河道巡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启动了《长江法》立法研究。
水政监察、水资源保护、河道清障、水文监测和通讯设施保护等水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加大。开展了三峡库区专项执法前期调查,查处了云南省大朝山水电站无证取水、宜昌和武穴的两家企业违法向长江大肆排污、宜宾一企业占用金沙江河道等一批水事案件,维护了法律法规的威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继续加强对采砂船只的集中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明查暗访,开展“专项打击”、“清江行动”、“节假日行动”、“百船集中封存行动”等整治措施,保持对非法采砂的高压严打态势,巩固了长江禁采成果。进一步落实“四个专门”,积极开展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的协调工作,科学规划采区,合理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为长江河道采砂的长效管理创造了条件。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流域水功能区管理、排污口管理逐步完善。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全面启动。开展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水域的干支流跟踪水质监测,水资源保护示范试点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果。“长治”工程取得新突破,对治理思路、项目布局与措施、国家补助方式、建设与管理机制等进行了较大调整。以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长江源头区为重点,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为核心,流域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全面推进。
委属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利用高新技术与设备对水文观测设施、测报方式、信息传输与处理手段进行更新改造,水文综合业务能力全面提升。长江中下游采砂管理执法的10艘水政监察船已投入使用。长江防洪模型项目即将破土动工。长江防汛科技大楼、长江科学院研究生综合楼、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楼得到批准并落实了投资计划。勘设院改制遗留问题得到水利部的大力支持。电子政务工程继续推进,完成了硬件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工程。办公和住宅区水电增容改造与环境整治、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改革和管理取得新成效。机关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进入实施阶段。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全委进入了政事企分开运作、协同作战的新阶段。全面开展绩效考核,初步建立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管理以及会计基础建设,强化了审计监督,加快了资产清查和部分企业资产划转、产权登记步伐。机关作风有所好转,制度建设逐步规范。
企事业单位内部活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高。水文局成为国内水文行业第一家贯标认证单位,水文测验、水质监测、河道测量成为主要创收项目;长江科学院初步建立了科研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新机制,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5位专业所所长;水库渔业研究所加大了科技产业开发力度;综合管理中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承接了多项工程,并开拓了西藏的市场;勘设院进军金沙江首战告捷,通过竞标承接了乌东德水利枢纽预可研,承担了滇中引水项目前期工作,承接了引大济湟工程,并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承接了近10个国家的多项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汉江集团创造了电厂最大出力首次超过100万千瓦和日发电量的历史新高,荣获了“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称号,丹铝牌铝板带材被评为2003年“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陆水水管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其他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
启动了《治江人才计划》,出台了配套办法,出国培训开始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的成效,科技工作成绩喜人,全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三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9项。援藏工作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