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成果转化
——2006年市水管处科技工作成果显著
2006年,市水管处围绕河道清淤、清水河道建设、农民饮用水工程、千库保安工程、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和国家民办公助小型灌区改造项目等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大水利科研项目投入,加快水利科技研究,注重科技成果转换应用,为加快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动力和保障。
一、加大水利科研项目投入,积极开展水利科技课题研究。
2006年,该处承担的2项课题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河网淤积成因及其资源化利用的对策研究》水利课题已完成阶段性任务研究和年度总结;为提高我市水库堤坝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水平,由水管处马建华和德清白蚁防治所、德清县水利水电管理所共同承担的《堤坝白蚁综合治理(IPM)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已通过省水利厅专家鉴定,一致同意该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该处《超滤膜水处理技术在基山村供水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参加了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评审,并收入《饮水安全、河湖健康理论与实践》论文集。由沈先荣、马建华、郑鱼洪、王旭强、蒋其钦等人撰写的《大面积水草草害的防治与研究》、《湖州市水库堤坝白蚁危害调查和防治》、《超滤膜水处理技术在基山村供水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湖州市农村水利发展方向和对策》、《湖州市水管体制改革初探》、《湖州市属两区饮用水现状与对策》、《浅论水利统计指标的优化设计》等7篇论文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
二、注重科研成果应用转换,努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以科技助推水利建设,该处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其中“大面积水草草害的综合防治和开发利用技术”为县区、乡镇开展水草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基山农村饮用水工程中成功进行的膜法水处理技术,受到了部、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并在湖州东林镇青山片得到了推广应用。
三、重视水利人才教育培训,为水利建设提供人才队伍支持。
2006年,该处用于科技人员各类培训教育考察的投入达2万多元,组织和参加省、市各类培训活动数有15人次,并有3人晋升中高级职称。由马建华、陆鼎言、郑鱼洪等人完成了《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教材的编写和宣传片的制作拍摄工作。积极开展了由市科协、市科技局、市人事局等组织的科普宣传周活动。同时还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等组织召开的《京杭大运河》申遗研讨,其中该处顾问陆鼎言教高应《太湖星期三》的邀请,承担了《苕溪文化之旅》专栏的特约顾问,湖州塘浦(娄港)圩田项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为市博物馆采纳,并制作了沙盘模型。
市水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