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利要闻
    湖州市加快新农村水利建设步伐
    供稿:  ‖  来源:徐浩   ‖  发布时间:2006年8月18日  ‖  查看477次  ‖  

    湖州市加快新农村水利建设步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是对水与农业关系形象和真实的记述。实践证明,只有搞好水利基础建设,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条件。
        近年来,湖州市顺应农耕形势,积极开展“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建设,有效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效提供了有利保障。实施的标准农田、圩区治理等工程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农田灌排标准,促进了农业增产,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村供水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目标,对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更为直接、明显。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可及时为农民提供卫生、方便的饮用水,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要实现村容整洁,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就必须在一个流域、一个区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统筹考虑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近年来,湖州市开展了“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小流域治理以及水葫芦清理等活动,现在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河道清淤整治工程,这些都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改善当地农村的人居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湖州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增强“三力”,在杭湖宁发展带中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千库保安”工程为农村防汛抗旱提供重要保障。目前,我市仍有30%左右的水库和70%的山塘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隐患。为消除防洪安全隐患,十一五期间,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还将继续实施“千库保安工程”,计划除险加固水库50座,新建小型水库2座。到“十二五”期间,在全省率先完成除险加固和达标建设,使我市154座大中小型水库面貌焕然一新,确保安全运行、管理有序,效益明显,环境优美。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开展河道清淤1000公里,年均整治200公里,着重对村庄环境河道、引水灌溉河道和防洪堤单薄河道进行清淤,并有序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20条,生态修复和改善水土保持面积217.68平方公里。建立健全水面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争取全市主要河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将全市所有河道都进行一次清淤,彻底清除多年沉积淤泥,改善水体,增加水体容量。并有重点地进行堤防绿化,航道砌筑,在有效的截污治污配合下,使河道变清,水体变活,恢复江南水乡的本来面貌。
        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我市灌区泵站、渠道老化普遍失修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系数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农业水分生产率仅为0.9,灌区灌溉保证率基本在60%左右,小型泵站装置效率仅为0.4。十一五期间,为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以产粮为主的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续配套建设,加上微灌、喷灌、滴灌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广渠道灌溉。全市计划实施灌区改造29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至0.63以上,灌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5~95%,小型泵站装置效率达到0.6以上,农业水分生产率达到1.2以上。
        十五期间,通过新建或改建乡镇水厂以及管网延伸和新建水源工程等手段,改善了39万农民的饮水条件,圆满地完成了第一阶段改水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实施城乡联网供水工程作为配套,重点实施两项工程,一是水源工程,重点建设老虎潭水库和长兴合溪水库,为城乡供水一体化提供优质水源。二是继续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着重改善边远缺水山区及部分水质型缺水的平原乡镇的农村饮水条件。到2010年,全市新增年供水能力2.53亿m3,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主要集镇供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明显改善50万农民饮用水条件,乡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凤凰水库、老虎潭水库、合溪水库等工程相续建成并发挥效益。到2020年,实施赋石、老石坎两水库联合供水,全市计划再新增年供水能力1.58亿m3,并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市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形成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网络,实现分片、分区联网供水,提高水资源引用调配能力 。
         同时,加快农村灾害预警体系等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提高农村避灾自救能力。

     

       

                  
    上一篇: 湖州市加强小流域治理,防御山洪地质灾害
    下一篇: 省委副书记周国富视察老虎潭水库建设工程(图)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