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市防汛防旱办公室介绍,我市目前又有安吉的石马港、香溢湖、阳光桥,长兴的许家村、平桥水库、吕山,德清的扬坟坞水库,市区的妙西、霞幕山、双林、幻溇11个水情、雨情自动报汛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水雨情自动遥测系统已经完成。该系统与水利工程远程图像监视系统和防汛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共同组成了我市先进、实用、高效的防汛信息化网络平台,将为防汛指挥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1996年,我市开始分期分批建设水情、雨情自动测报系统,以自动遥测替代人工测报,实行水雨情信息的实时监测,对预防局地性山洪灾害、优化水利工程调度、辅助防汛指挥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县级以上报汛站、10座大中型水库、39座小型水库和部分重要小流域都相继安装了遥测设备,全市遥测站点将近150个、数据接收中心4个。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将水雨情数据通过县—市—省防汛网络传送到国家防汛总指挥部。
在水雨情自动遥测系统基础上,2005年,我市防汛又开展了水利工程远程图像监视系统和防汛远程视频会商系统的建设。2005年7月,完成了东西苕溪防洪一期工程远程图像监视系统的建设,系统包括15个监视站点、1个监视中心、2个监视分中心。覆盖从东苕溪德清大闸往北至长兜港、太湖小梅口沿线的重要水库、水闸、水文站点,高清晰度监视画面实时传送至省、市、县防汛管理部门及工程管理单位,为防洪、抗旱、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工程运行和调度情况实时信息,并实现了与省、国家防汛会商系统联网,近年来,该系统已成为我市防洪、防台、抗旱重要指挥和通信平台。
目前,南浔、德清等县区已将防汛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延伸至乡镇一级,为全市提升乡镇基层防汛能力建设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