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东西苕溪、太湖水位普遍超过警戒水位 湖州市领导亲赴一线指导防御工作
受”罗莎”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湖州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太湖湖面和沿太湖地区出现了9-10 级东北大风。截止8日13时,全市平均过程雨量169毫米,最大雨量站降水为393毫米(安吉罗家费水库站),其中安吉县降雨量已达20年一遇强度。太湖小梅口、夹浦,东部平原河网南浔、新市、双林均超警戒水位;东西苕溪受降水与太湖倒灌影响,水位普遍上涨,均超警戒水位。安吉的老石坎、赋石、凤凰,德清的对河口,长兴的和平五座大中型水库水库均超台控水位,全市75座小型水库溢洪。市气象部门预计,8日我市还将继续有大风大雨,后续面雨量平均30毫米,局部50毫米以上。截止8日14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人口达到36.559万人,倒塌房屋455间,直接经济损失为6.1122亿元。我市抗台形势严峻。
8日上午,市委书记孙文友等市领导立即赶赴抗台一线太湖沿岸及有关水利工程单位指导抗台工作。市长马以赴安吉县检查指导抗台工作。副市长杨建新先后实地检查了长兜港、环湖大堤、毗山水闸、湖州船闸、湖州城市防洪等重点骨干水利工程。按照市委书记孙文友重要指示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全面动员、全力以赴,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开赴抗台一线开展各项抗台工作。各类应急抢险队伍继续待命,随时做好准备。
市防指从8日0时起启动Ⅱ级防台风应急响应后,8日凌晨,市防指下发洪水调度单,老石坎水库8日2时30分起,鸭坑坞分洪道分洪50立米每秒;从5时起,分洪流量为90立米每秒;从8时30分起,分洪道流量调整为135立米每秒,同时,开启泄洪闸,泄洪流量为100立米每秒;从11时30分起,鸭坑坞分洪道分洪流量调整到160m3/s。根据市防指此前下达的调度指令,到8日8时准,环湖大堤沿线所有水闸全部关闭。8日早上,市防指下发调度单,自德清大闸至城北水闸的东苕溪导流港右岸诸闸,10时全线关闭。为减轻湖州城市防洪压力,根据市防指下达的调度指令,8日12时,湖州中心城市防洪工程(城中分区)大闸全部关闭,毗山闸4台、南门闸2台共6台机组同时启动,于12时30分开始外排。据了解,经湖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要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统一调度下,8日9时起,苏州太浦闸泄量加大至200立方米/秒,常熟水利枢纽全力排水,减轻太湖水位上涨给南太湖沿线造成的压力。
目前,湖州东西苕溪、太湖水位普遍超过警戒水位。8日13时,太湖小梅口水位2.27米,超过警戒水位0.41米;东苕溪德清水位3.64米,超过警戒水位0.48米;西苕溪港口水位4.42米,超过警戒水位0.66米,且上游洪峰正在逐步流向下游,为确保堤防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防指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堤防安全巡查的紧急通知》,要求东、西苕溪、环湖大堤沿线各县区、乡镇、村要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分段落实堤防巡查责任制和责任人,落实巡查人员和各类抢险物资。从17时起,各巡查人员上堤,对东、西苕溪两岸堤防和环湖大堤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沿线乡镇、村领导要带头上堤巡查,并加强入港停泊船只的管制和管理,在洪峰通过前继续禁航。
安吉县防指发出了《关于启动防台风II级响应的紧急通知》,从8日1时起启动II级应急响应,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御16号台风“罗莎”的紧急通知》。南浔区防指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堤防安全巡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镇按照属地原则加大圩堤巡查力度,加强巡查频次,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工作。南浔、菱湖两座城防已按控运计划启动,全区1360座排涝机埠已全部投入运行。吴兴区17时召开全区乡镇、街道及防汛成员单位会议,进行再部署。区部门领导全部深入联系乡镇指导抗台抢险。要求所有堤防巡查人员从17时起,全部上堤,24小时不间断巡查。区防指及时下达排涝调度通知,埭溪大包围、东林、东华、东溪桥、百丈港、白米港、红山等中格局圩区全面关闸起排,全区1100余座机埠均开机起排,极大缓解和减轻了灾情。德清大闸已于8日上午10:00关闸。东部各圩区均已关闸排涝,县管水利排涝工程均已开启。长兴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人员赴西苕溪沿线乡镇,指导抗台工作。
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再次召集镇、街道行政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听取防台工作汇报,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工作重点。市规划建设局动用紧急措施强化排涝,开动湖东、潮音、红丰、安定、市陌等7个泵站,投入30台备用水泵,进行24小时不间断抽水排涝,防止城市内涝发生。市教育局部署各级各类学校的抗台工作,将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截止17时,全市共有32所学校停课,8所学校部分学生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