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防指2006年第一次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唐根耀
2006年4月14日
同志们:
从明天开始我们将从森林防火期转入防洪防汛期,4月10日,国家防总、省防指先后召开了全体成员会议,对今年防汛工作进行部署,回良玉副总理、茅临生副省长分别在国家防总会议和省防指会议上作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召开市防汛指挥部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主要贯彻落实国家防总、省防指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刚才,市防指办回顾总结了去年防汛防台工作,分析了前阶段准备工作和今年防汛形势,提出了下阶段的工作意见;部分防指成员也分别发了言,讲的很好。下面,我再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防汛防旱工作的信心。
去年,我市先后遭遇了两次强台风的正面袭击,面对严峻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科学决策、措施坚决、上下同心、合力抗台,实现了“不死一人、损失最小”的防台目标,锤炼了“团结奋斗,科学务实,雷厉风行,敢于胜利”的抗台精神,取得了宝贵的防汛防台工作经验。
(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的防汛工作理念,态度坚决,是夺取抗台防汛胜利的关键。防御9号、15号台风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立了“立足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的防台行动方针和“不死一人、损失最小”的防台目标。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的指令,坚决组织实施了规模空前的11.6万人次人员大转移,并开放宾馆、学校等公用设施妥善安置。据台风后不完全统计,两次台风损坏或倒塌房屋2031间次,其中有长期居住在143间内的404位群众因及时得到转移而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的发生。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防汛理念,才最终实现了“不死一人”的目标。
(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防汛工作体系,团结一心,是夺取抗台胜利的保证。去年防台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把抗台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督查。各级防汛、水利、气象、建设、交通、国土、电力、通信、公安、民政、教育、供销、卫生、宣传等部门服从大局,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湖州军分区、驻湖武警部队紧急动员,随时待命。全市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了上下同心、密切配合的强大防台合力,确保了防御工作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三)坚持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有力,是夺取抗台胜利的基础。抗台救灾中,各级领导身先士卒,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特别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指挥得当,工作扎实;广大基层干部冲锋在前、不辞劳苦、昼夜奋战在抗台斗争的第一线。组织实施了数万民房大排查、数万群众大转移、数百水库大巡查,以及数以千计的船只回港避风、大量危险设施加固等工作。正是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强烈的责任意识、坚强的战斗力和扎实过细的工作,才确保了各项防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是夺取抗台救灾胜利的基础。
(四)坚持以防为主、常备不懈的防汛方针,立足于早,是夺取抗台胜利的前提。早在去年汛前,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落实责任、完善预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防汛工作基础。抗台工作中,依靠先进的科技、信息系统,及早科学分析形势,做到各类方案早制定、准备措施早部署、易灾人员早转移、危险设施早加固,为夺取抗台胜利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界人大政协强化监督检查、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主动配合的结果,更是各级防汛相关部门,特别是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广大民兵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和艰苦奋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广大干部、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过去一年取得的经验,是指导今后防汛防旱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它转化为强大动力,再接再厉,坚定信心,更加扎实地做好今年各项防汛防旱工作。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防汛防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今年防汛形势,首先应该看到,经过一轮“治太”和一期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重点区域防洪减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经过近年大规模的水库除险加固,水库安全程度得到改善;随着历年来非工程措施不断建设完善,防洪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历经去年频繁的台风,各级党委政府对防汛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意识和协同配合能力显著增强,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前阶段全市上下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为今年安全度汛奠定了一定基础。这些都为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工作的信心。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必须要引起我们各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深化对今年防汛形势复杂性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天气形势的严峻性。我市是一个洪涝台灾害频发的地区,上世纪90年代,流域性、持续性、大范围的降雨比较多,发生了多次流域性的大洪水。自1999年以后我市已多年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而局部性、突发性的强降雨和台风影响明显增多。一方面,从概率角度而言,间隔时间越长,累积风险越大,今年我市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几率在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局部性、突发性强降雨和台风频繁影响的趋势仍在持续。据国家最新研究成果,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占全球的38%,我国已成为三个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省、市气象部门也都预测:今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仍比较活跃,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个数可能比常年略偏多,且影响时间也偏早;今年梅汛期降水也较前几年明显集中。因此,尽管今年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测意见持谨慎乐观,但大家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真正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
(二)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艰巨性。我市地处天目山暴雨高发区,地形条件复杂,上游山区山高坡陡,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山洪与地质灾害频发,防守难度大;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排洪不畅,经济要素集中,防洪战线长,上下游、左右岸协调问题多,调度难度大。从防洪总体格局看,防洪工程建设滞后,上拦不足、下泄不畅的格局依旧,总体防洪标准低;民房、市政、电力、农业等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弱,总体防御能力根本无法抗御类似99年大洪水和63年强台风。从工程自身安全看,河道淤积日益严重,小型水库山塘、机电排灌设施老化失修、管理不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经济活动破坏堤防、填堵河道现象时有发生,城市拓展忽视防洪设施配套、各种基本建设毁坏水利设施现象依然存在,灾害风险依然增加,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降低了防御标准,影响今年度汛安全。从非工程措施方面看,群众灾害风险意识不高,今年又适逢基层政府换届,容易产生责任意识单薄、工作脱节、情况不明的现象;各类预案工作流程、应急处置规定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物资储备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加以解决。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些,把措施考虑得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扎实些。
(三)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因此我们必须要切实的担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职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充分准备,为我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三、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抓紧各项度汛准备措施的落实。
从明天起我市进入汛期,防汛备汛工作十分紧迫,各地要按照市防指确定的今年防汛防旱总体目标,突出流域性洪水、强台风、水库、城市、小流域山洪防御等重点,抓紧落实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总的说要做到“五个到位”。
(一)工作责任要到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全面建立落实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体系,细化各项责任。责任制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地方行政首长负总责,二是监管部门的责任,三是主管部门的责任,四是各基层单位的责任,五是各岗位责任。各地要从这五个方面,把防汛防旱的责任层层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汛前准备、防汛检查、抢险队伍组织、防汛物资储备、防洪调度、人员转移安置、抢险救灾、工程安全度汛、水雨情监测预警、信息传送等防汛工作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都要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力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市防指要将各地落实的水库、重要堤防、重要城镇的防汛责任人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预案措施要到位。要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本地区本部门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弄清楚到底能防御多少年一遇的洪涝,遇到强台风、全局性或突发性强降雨会出现什么问题,要以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台风为对照进行分析估计。水库、河道堤防、水闸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还有哪些问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哪些区域、哪些工程、哪些对象是防汛的重点,哪几种情况有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有什么对策措施,都要分析透。能解决的要在汛情到来之前解决,不能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