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防汛抗旱 >> 防汛信息
    防汛防旱情况反映(2005第17期)
    供稿:  ‖  来源:徐浩   ‖  发布时间:年月日  ‖  查看452次  ‖  

    湖州市人民政府防汛    2005年第17期      二OO五年六月

    防旱指挥部办公室编   (总第六十二期)      十七日



    全省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确保中小学校度汛安全

        今天上午,省防办、省教育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气象局、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六家单位联合召开全省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切实做好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工作。市教育厅、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防办等有关单位领导在湖州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我省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省份,目前正值主汛期,随时可能出现暴雨洪水与地质等灾害。会议要求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教育局、气象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建设局,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做好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工作的指示精神,立即组织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情况排查,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抓紧编制完成县(市、区)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总体预案,加强对山洪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当前: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立即组织排查。各地要以县为单位对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的排查,对辖区内学校是否会遭受小流域山洪、滑坡泥石流、水库垮坝等各种可能的灾害袭击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查明隐患,明确防范的重点区域和学校。
        三要明确部门职责。各级教育、国土、水利、气象、建设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的有关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特别是短历时强降雨的预测预报,及时预警;国土资源部门要查明对学校可能造成影响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做好监测工作;水利部门要通报小流域地区水库的分布情况,查明山洪易发区的情况,加强病险水库的安全管理;建设部门要加强学校建设的规划选址和质量监管;教育部门要组织编制所辖区域内中小学避险预案,加强对学校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防汛机构要做好有关沟通协调工作。
        四要制订防范预案。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国土、水利、气象、建设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当地水雨情特点、山洪与地质灾害易发区情况及村镇规划等资料,明确防御重点,抓紧编制完成县(市、区)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总体预案(预案应附灾害隐患点和校舍的分布图),并组织指导辖区内易遭受山洪与地质灾害影响的学校编制防范预案,建立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机制。预案要明确行政责任人、责任机构和管理人员,明确预警方法、避险转移路线、临时安置地点,把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防灾减灾知识、防御预案和自救措施的宣传和教育,及时开展预案演练,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五要加强实时预警。各级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对山洪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当发生灾害性天气时,有关部门必须将汛情、隐患征兆及时通报给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易受灾害影响区域的乡镇,建立预警信息的紧急发布机制,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移动通信等各种媒体和传播工具,必须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必要时,有关媒体应中断正常节目,紧急插播重大自然灾害信息。教育部门和有关乡镇必须立即通知学校,学校应加强值班,及时启动预案,有序组织师生安全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各地各部门务必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确保汛期我市中小学校度汛安全。

     

     

     

                  
    上一篇: 长兴县县委书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下一篇: 南浔区区领导检查指导防汛工作(组图)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