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防汛抗旱 >> 防汛信息
    湖州突破传统体制拓宽思路办水
    供稿:  ‖  来源:徐浩   ‖  发布时间:年月日  ‖  查看412次  ‖  

    湖州突破传统体制拓宽思路办水

       “通水啦!通水啦!”年关将近,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徐旺村2000多村民终于告别了喝河塘水的历史,圆上了“用自来水”的梦。从世代洗菜、淘米都用河塘水,到现在通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去年,水口乡根据实际,拓宽办水思路,大胆吸引民资改造自来水厂,用新机制换来清洁的饮用水。引入3726万元民资成立长兴清水源制水有限公司后,日供水能力达到2000吨,改善了该乡水口村、后坟村、徽州村等5个村3500多村民的用水。
        将民间资本引入农村改水工作,突破传统体制,这是湖州市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开创现代办水事业新局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州市通过小流域治理、农村局部区域改水和建立保障水利设施,初步形成防洪、排涝、灌溉、除渍、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因建设标准不高,设施逐年老化,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从计划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管理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工程老化失修和效益衰退,一些急需上马的工程无钱兴办,这些都对发展水利事业带来了挑战。
        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发展,1999年长兴县一周姓村民以35万元拍下泗安镇泗安水库4年的经营管理权,部分承包金用于对水库的引水渠道、内外坡面进行整修,其余资金用于水库的长效管理,民间资本掘到水库管理第一桶金。死水变活水,租赁水面的村民开发矿泉水打开了上海市场。投资者被吸引了,民间资本开始步入长兴的水工程。今年年初,全国第一例社会资本进行供排水一体化投资项目—长兴县政府与深圳水务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签约,合资公司获得该县50年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目前,该县农村供水工程由企业自行筹资或供水企业和乡镇共同投资对供水厂进行扩建,共同投资兴建供水一级管网。乡镇政府牵头,县财政补助、乡镇和村投资、用户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进行二级、三级管网和泵站的建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成立供水经营机构组织实施,再由县财政按每年实际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和乡镇经济状况进行补助。由于政策配套,吸引了不少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加速推动了所在乡镇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忽如一日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民办水利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和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入水”。前年,市水利部门通过招商引资,组建浙江省内首家中外合作经营水利基础设施企业—湖申船闸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新扩建的湖州船闸工程是国家综合治理太湖流域骨干工程的一项重要子项目,建设资金除省级以上补助外,其余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多渠道筹资解决。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已成为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大量民营资本还涌入湖州城市防洪、河道建设等方面的水利建设。长兴县夹浦镇按照“国债扶持、民间集资、企业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行偿贷”的市场化治污模式成立的环太湖地区第一家民营污水处理厂也已正式投产,日处理污水3万吨。当地6000多台喷水织机和12家印染企业污水排放全部并入处理管网,有效地减少了污染。在该县吴山乡清山港拓宽改造中,当地矿山企业承担2公里河道改造任务,总投资达800万元,河道码头相应就由这些集资企业经营。可以预计,民营水利必将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有生力量。


     

     

                  
    上一篇: 南浔镇 “万里清水河道” 建设声势正隆
    下一篇: 湖州各项水利骨干工程进展顺利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