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防汛防旱 寻求抗灾对策(之二)
但是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首先,防洪总体格局已基本形成,工程措施尚未全面实施,洪涝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西苕溪流域近年来未经大规模整治,导流西岸堤防基本没有加高加固,干流堤防防洪标准只有十年至二十年之间,防洪能力不足。东部平原洪水出路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随着东苕溪上游来水量增加,洪涝矛盾将愈发突出。长兴平原遇太湖高水位就受淹的历史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总体上看,地区防洪标准依然不高,且随着周边防洪能力的快速提高及太湖调蓄水位的逐年抬高,防洪压力将日趋加大。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在有条件增加水利投入,改善水利条件的同时,大规模基础建设和经济活动对防洪的不利影响也日益显现。去年以来,各类开发区建设擅自围湖填河的现象十分普遍。其次高速公路、城市规划区骨干道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擅自破堤、填河、束河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水系、破坏了原有的防洪体系,并对其自身的防洪安全构成极大的隐患。随着内河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河道堤防坍塌现象触目惊心,直接对防洪安全构成威胁。据调查,今年该市东部平原危险堤防约120公里,基本都位于主航道及支线航道上。第三,小型水利设施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累积隐患日益增多。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及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村及农民自身对基本农田水利投入相对减少,导致已建水利工程维护不够,管理不善、人员流失,设备设施被盗现象严重,对防汛构成极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