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德清:改革促水利建设迈入3.0时代
    供稿:德清县水利局  ‖  来源:湖州市水利局   ‖  审稿: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7年4月27日  ‖  查看453次  ‖  

        依托水利改革,近3年来,德清水利总投资近22亿元。让百姓享受改革红利,自然能赢得更多掌声与喝彩:近两年,德清水利工作综合考核连续名列全省第一;“创新建立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抵押融资机制”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首。

      这幅清丽的水乡“仙境图”,是德清水利抢抓改革机遇,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服务德清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大景区的真实写照。

      以苎溪漾为核心的“水墨苎溪”是德清十字港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这片2500多亩的清清水域,曾不止一次被提上改造提升的日程表,却因建设工程资金紧缺而一度停滞。

      但就在去年下半年,钱有着落了。


       一、水利设施资产抵押贷款——水利工程建设有了“资金池”

       去年下半年,在经过多次接洽之后,德清县水利局以德清大闸等4处水利设施资产的所有权进行抵押贷款,成功从银行获得3.4亿元的贷款权限。这就像建了一座“资金池”。

      水利工程关乎民生,一刻不能耽搁。因为德清地处杭嘉湖腹地,水网密布。每年夏秋汛期,承担着巨大的防汛防洪压力。而十字港工程,规划治理的河道就有273条,总长293.3公里,涉及德清全县7个镇,受益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3,规划总投资达4.76亿元。

       二、农田水利设施确权生“活钱”

      2015年1月,德清获批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在浙江率先开展明晰产权归属、设施确权到村的试点改革。目前,德清县级以下2274座农田水利设施,实现了确权颁证全覆盖。

    试点改革厘清了德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归属不明晰、责任主体不到位、运营管理难保障等一系列亟待解决问题,也为当下浙江农村盘活“沉睡”的农田水利资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三、智慧化水利建设助力全域旅游

        “十三五”期间,德清将依托十字港工程,打造中东部水乡全域旅游景观带。村委不远的苎溪漾边,1.5米宽的游步道已经铺好,砌石护岸和绿化工程也在建设当中。

        得益于苎溪漾的蜕变,更得益于德清农田水利改革,水乡小村迎来更多商机和资本“大鳄”。最近这段时间,宋市村很热闹。前来考察的上海、江苏等地客商络绎不绝。

      如果说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是1.0时代,水资源保护利用是2.0时代,那么德清水利已经迈入3.0时代——水利的智慧化、景观化、生态化应用时代。


                  
    上一篇: 德清:水利标准化创建实施 “物业化”管理
    下一篇: 吴兴:区人大调研水利“千人万项”工作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