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安吉:打好“生态组合拳” 抓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供稿:安吉县水利局  ‖  来源:湖州市水利局   ‖  审稿: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7年2月23日  ‖  查看940次  ‖  

          赋石、老石坎、凤凰等水库是安吉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保障着安吉县城及周边乡镇众多居民的饮用水。由于上游人为活动,各水源地的水质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保护水源地,改善水环境,提高饮用水安全,刻不容缓。安吉县水利局认真分析总结其中原因,三措并举深入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

          一是变“节”为“减”,减少面源污染。近年,水利局在赋石水库上游,利用节水抗旱稻,进行减少面源污染排放的示范推广,已累计推广500多亩。该抗旱稻在灌溉条件下,其产量、品质与水稻持平,但可节水50%以上,同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干旱能力,可以比常规稻节省化肥施用量,还少打2次左右农药。节水节肥节药就减少了农药化肥排放。据水利局科研人员试验表明,与常规杂交稻比较,旱稻每亩减少有效氮排放13.8公斤,磷排放0.8公斤,有效的减少了水源地上游的面源污染。

         二是用“治”提“增”,增强防洪保供。2013年起,水利局在水源地上游的缫舍、和村小流域先后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涉及面积80余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余平方公里,封山育林面积1万多亩,林下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每年每平方公里2500-4000吨下降到500-1000吨,上游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改善,流入水库的泥沙显著下降,从而保护了水库有效库容,增强了水库防洪保供的能力。

         三是以“净”立“优”,优化水源环境。2014年县水利局建成凤凰水库双二库尾生态景观湿,总面积52.5亩。湿地建成运行后,不仅改变了库尾滩乱、景差的现状,湿地植物还能大量吸收水体中的N、P,净化水体,日平均处理水量约12470立方,极大优化水源环境。2016年又启动了老石坎水库库尾生态湿地工程建设,现已完成80%建设任务,赋石水库库尾生态湿地工程已列入县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此外,水利局还在凤凰水库开展了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为库区饮用水源地保护探索新路子。

                  
    上一篇: 开发区:样板河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并迎来市级质量检查
    下一篇: 安吉:释放青春朝气 激发水利活力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