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水利
    安吉:强化技术应用,推动生态治水
    供稿:安吉县水利局  ‖  来源:湖州市水利局   ‖  审稿: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7年2月9日  ‖  查看1102次  ‖  

    自全省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该县不断强化科技与生态相结合的治水模式,大力推广应用“三大水生态修复技术”,实现河道治理生态化。

    一是开展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新技术研究。从2015年开始,该县就在凤凰水库消落区做试验,开展水库消落区陡坡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水库消落区由于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露出于水面的,造成很难有植被生长,该技术研究就是旨在恢复该区域植被,构建新的植被系统,从而形成水库缓冲带保持水土,减少水库面源污染,提升水库景观。研究主要围绕乔木、灌木、草、藤本、竹子、苔藓、旱稻等7大类20余种植物的科学配置与选育,目前已在凤凰水库推广应用。

    二是推广“食藻虫”水生态修复技术。2016年在天子湖镇南北湿地治理中,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食藻虫引领水下生态修复技术”,实施小北湖去富养化生态集成技术示范应用。该技术采用‘食藻虫+沉水植物+水生动物’构成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增氧措施,达到提高水体透明度、净化水质和营造景观的目的。实际操作中,先将湖水全部抽干,将“草坪”种下去,将水加满,放入食藻虫,通过食藻虫将水中的蓝绿藻“吃”掉,然后通过光合作用,让“草坪”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水下“草坪”为四季型矮型苦草、刺苦草和小茨藻,三种植物采用插秧方式间隔种植,不仅可以净化水质,也能四季常青,成为水中景观。项目自今年上半年实施以来,新技术的效果已显现,北湖水质已从原Ⅴ类水提升到Ⅲ类水,下一步将在水中放养鱼类、虾类、螺类等,形成水下生态循环系统,让优美水景成为平原斗区的一大亮点。

    三是应用河道生态景观砌块修复技术。该县在鲁家溪治理上的河道护岸建设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引进华普节能材料生态景观挡土护坡混凝土砌块,该材料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制作,侧面为镂空型,块与块之间用“螺纹钢”连接,在砌块镂空中种植藤本植物进行河岸垂直绿化,形成河道治理中生态、美观、景观三方结合,实现河道自然呼吸,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鲁家溪2.5公里河岸治理上。该技术于2015年被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列入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项目库,认定为先进技术(产品)。

                  
    上一篇: 南浔:新年伊始为河道治理忙谋划
    下一篇: 南浔:区长杨卫东调研水利工作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