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吴兴区总投入1.29亿元,实施万方以上山塘整治建设38座,建设标准化机埠(泵站)187座,排灌渠系更新改造108公里,高效农业喷滴灌建设1.2万亩,全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00年的0.5提高到0.68。吴兴区获得今年全省“十二五”期间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优秀县区荣誉。
全区共聘请了约60名‘三老’监督员担任项目监督员就地监督项目建设,同时该区出台了吴兴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吴兴区中央农田水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上加强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管理。
除了建立“三老监督”新机制,该区还建立了“1+N”水利资金投入机制,“1”即区级财政按有关规定做到“从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N即整合财政农发资金、农业项目资金、国土农基资金等,水利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区政府克服了半级财政的困难,认真履行地方财政配套承诺,全区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同时,积极开拓进取,开创了机埠标准化建设,在2012年,以点带面,累计实施包括非重点县项目在内的371座农村机埠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全区农村机埠“旧貌换新颜”。同时开发了农村机埠防盗“移动卫士”系统,并将该系统安装、运用到全区所有的标准化机埠中,有效保障了农村机埠设施的安全。区内还建设了一个包括水库山塘巡查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持终端和无线网络统计等技术的综合性巡查管理平台,对125座水库山塘实施科学化、信息化、可视化巡查管理,从而提高了水库山塘巡查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强化了水库山塘的建后巡查管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