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县因水得名,依水而生,“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是每个德清人心中的美好希冀。近几年来,德清县坚决贯彻省委“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提出“九法治水”,牢固树立“生态自然、人水和谐”的河道建设理念。今年,德清县以“清三河”防反弹为重点,通过给河道“评星定级”的方式保障治水成效。
一是突出重点,拉高标杆。以“清三河”为重点,结合中小河流治理。东部水乡古镇,中部生态湿地,西部亲水旅游等内容,以“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标准,在53条垃圾和黑臭河基础上,排摸出55条沿路沿线重要河道,自加压力,升级打造108条示范样板河道,共分3批进行星级评定。目前,首批评定出五星级河道10条,四星级河道16条,三星级河道15条。其中19条“清三河”已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
二是统一标准,交叉考核。将示范河道星级的高低作为治水资金补助的重要依据之一,制定4大类29条量化细则进行考核。河道验收过程中采取价差考核的方式,由受评河道河长随机交叉互评,对河道水质、生态建设、周边环境等进行现场打分汇总后,再结合河长履职情况、平时的督查和群众满意度综合评定星级,确保河道评比客观公正。
三是严格机制,确保长效。为规范河道长效治理,星级评定实行“能上能下”、“联赛制”、“一票否决”等机制,河道验收评定星级后,要继续深化整治提升,复验后未达到要求的实行降级。河道水质在Ⅳ类以下,取消评星资格。同时,53条“清三河”与县内55条重点河道一起考核,按更高标准补齐“短板”。如雷甸镇南横塘港摘掉“黑臭河”帽子后,发动群众参与河道整治,规范长效管理,成功创建成为五星级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