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是全国唯一 “两山”理论实践试点县,绿水青山一直是安吉人民所追求的“金山银山”,而清淤工作是 实现“绿水”的最重要部分。结合省委省政府的“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总体目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清淤工作。今年以来,安吉县全面启动河湖库塘清淤,同步探索淤泥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截至7月完成清淤70万方,完成全年任务70%,资源化利用开启了三种新模式。
一是淤泥变资产。老石坎水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泥沙淤积,导致库底淤积高度达2至5米,全部清理需要花费数亿元资金。该县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启动老石坎水库清淤扩容试点工程,提前公开拍卖需清理的砂石淤泥资源,拍卖所得用以清淤及水库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目前,280余万吨淤泥资源共拍得5712万元,其中2000万元用于保障清淤费用,3000余万元投入该建设库尾湿地。
二是淤泥变良田。利用流域内河道、山塘等富含有机质的淤泥,依托农田整理复垦、生态矿区创建及“三改一拆”拆后土地复垦项目,推进“淤泥造良田”模式。今年以来,共完成农整土地复垦800亩、矿山复垦112亩、“三改一拆”拆后土地复垦677亩,共利用淤泥达21万方。
三是淤泥变景观。致力淤泥处置与湿地景观打造相融合,通过运用人工湿地技术筛选出适合湿地土壤种植的物种,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截至目前,完成生态湿地建设210亩,利用淤泥20余万方,有力推进了凤凰水库双一湿地、乌象坝湿地等项目建设。上墅乡刘家塘村,当地利用池塘清出来的淤泥打造出了“蜗牛”微景观,塑造了“蜗行我墅”的慢生活文化,成为美丽乡村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