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挡墙防护设置不到位,安全巡查员徐镔……”在德清南排工程施工V标处,施工企业安全员徐镔在完成了该标段的安全隐患排查后,便打开手机“E监管”软件,填上检查结果,附上现场照片,按下了上传键。
另一头,位于德清县水利局南排项目办内,项目办沈奇炜按下“开始检查”键,利用“E监管”开始督查施工企业是否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挨个查看各施工标段上传的检查结果,确认没有问题后,这才退出软件。
这是德清县水利局正在推行的在建水利工程线上安全监管新模式,从工程施工方、监理单位到局项目办、安全管理科,再到局分管领导,形成了自下而上提交、自上而下针对性管理的安全监管体系。
“手机上的安全生产‘E监管’系统是安监总局在德清试点,研制开发的隐患上报监管系统,重点围绕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模型建设,安全隐患问题一经上传,安监局便能第一时间开展线上督查监管。”安全监管科倪向前介绍,这一流程和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不谋而合,这不,经过前期与安监局的对接,将该系统引入到水利工程监管中来。
在倪向前的演示下,记者看到,目前德清县部分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已录入该系统,精细到项目各个标段,一线安全巡查员可根据隐患排查情况如实填写检查日期、类型、结果等,随后上传至该系统,局项目办可以根据施工方上传的信息,随时查看检查结果,督促施工方的每日巡查和隐患整改,必要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个项目存在的隐患进行实地检查,大大缩短了平日里四处奔波巡查的时间,这也是新监管模式带来的最大好处。
据悉,目前,德清县水利局已给8个项目办、12个施工企业的24位安全隐患巡查人员安装了“E监管”软件,接下来将陆续录入所有水利建设项目的信息,并定期对该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将巡查的类型、地点、结果采取定向选择方式,完善监管体系,全面推广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