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平均降雨总量44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5%。4月1日至26日,全市累计降雨量244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88%,是常年同期的2.4倍。受多雨天气影响,全市江河湖库水位普遍上涨,至26日8时,全市11座大中型水库有4座略超梅汛控制水位,太湖、河网水位较常年同期偏高50厘米左右,全市河道站水位除东部平原接近或略超警戒水位外,其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前阶段,防汛、气象部门强化了会商分析,水利部门强化水库预泄和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国土部门强化地质灾害防控,防指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强化落实各项防汛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水情总体平稳,市防指未接到险情、灾情报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前防汛工作,市委书记裘东耀、市长陈伟俊,副市长杨六顺等市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做早、做细、做实各项防汛工作,26日上午市防指组织召开了防汛会商会议,会商部署当前防汛重点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龚丁主持,市水利、气象、国土、建设等部门参加会议。
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防汛态势,认为有两个显著特点必须高度警觉:一是今年有可能出现两次梅雨叠加的情况。四月以来,我市降水异常偏多,已降下了相当于一次梅雨的降雨量(常年梅雨量250毫米),气象预报5月份降雨正常,6、7月份梅雨量又偏多,未来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二是今年在建工程保安与工程进度矛盾彰显。随着“五水共治”深入推进,我市在建重点水利工程、涉水非水利重点基础设施工程以及面上农水工程全面铺开建设,数量多、分布广,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存在防汛短板,施工进度与防汛保安矛盾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当前防汛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关注五项重点:一是地质灾害与山洪防御。我市山区面积大,人类活动影响也较多,加上前期降雨偏多,土壤含水基本饱和,遇暴雨冲刷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二是在建工程安全度汛。特别是大量涉水在建工程、山区削坡建房、修路以及地下设施挖方工程尤其要高度关注。三是城市(镇)排涝。连续降雨若再叠加集中强降雨,特别容易引发城市(镇)积涝。四是水库山塘保安。我市水库山塘数量众多,受持续降雨影响,水库山塘水位普遍较高,防汛保安任务重。五是水利工程调度。当前河网、太湖水位较高,与常年相比,太湖已多蓄了10亿方水,河网已多蓄了3亿方水,洪水承纳能力下降,而且我市没有直接出海通道,调度手段有限,如果后期持续降雨,防汛压力将越来越大,加上我市平原圩区大多未经整治且为土堤,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后容易出现问题,应予及早谋划,腾出调度空间。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裘东耀书记、陈伟俊市长、杨六顺副市长等党政领导对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突出抓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在前阶段防汛检查的基础上,针对地质灾害、在建工程、水库山塘、城市(镇)排涝等防汛重点开展地毯式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确保安全。二是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科学调度。要打足余量、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防汛预案管理完善。检查梳理各类防汛防灾预案,对缺失的预案要立即组织编制补充,对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够的预案要立即组织修编完善,并要将预案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和“最基层”。四是积极向上呼吁。恳请水利部太湖局、省防指尽可能加大太浦河、望虞河和南排下泄流量,尽可能下降或缓涨太湖、平原水位,最大程度减轻我市防汛压力。
会后,市防指根据会议精神立即发出了《关于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通知》,并向水利部太湖局、省防指等上级部门呼吁,尽可能加大太浦河、望虞河和南排下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