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利要闻
    太湖溇港申遗进入倒计时
    供稿:规计处  ‖  来源:湖州市水利局   ‖  审稿: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6年3月4日  ‖  查看1576次  ‖  

        湖州太湖溇港要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了。昨天下午,记者从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会议上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和规划,溇港申遗工作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会上,除了总结汇报申遗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还明确了溇港申遗接下来的职责分工。
        湖州溇港冲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戗金宋宋张,跳过三只浜……”,这首关于太湖的七十二港三十六溇的顺口溜,还留存在许多居住在太湖沿岸老人的记忆中。
        溇港水利工程是古代太湖水利建设重中之重的工程。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它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由涵闸、斗门、古桥、驳岸、埠头、溇堤与“天下第一湾”(月亮湾)组成,北起父子岭,东南至太浦河口,半径为29.6公里,沿着太湖弧长为68.93公里的平滑大圆弧衍生至太湖沿岸的村落。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地区的溇港渐渐消失,湖州是至今唯一完整留存溇港的地区,长兴的小沉渎、吴兴的义皋溇都是现存较为完整的溇港,也是溇港文化的典型载体和展现。
        从去年3月起,湖州有步骤地开展太湖溇港水利遗产申报准备工作。如今,申遗也渐渐进入攻坚阶段。
        据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志方介绍,此次湖州太湖溇港申报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专业类遗产项目。如今在这个遗产名录里面的共有8个国家17个项目,中国现有包括浙江丽水通济堰、四川乐山东风堰等7个项目入选了该遗产名录。
        可媲美都江堰与郑国渠
        湖州市太湖溇港圩田系统萌生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存续时间最长,至今唯一完整留存的地区。溇港圩田系统及其衍生的桑基鱼塘、运河水运系统,促进了粮食生产和运输贸易,滋养了湖州独特的城乡聚落体系。
        陆鼎言是湖州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更是研究太湖溇港的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接触太湖溇港开始,陆鼎言与溇港打了30多年交道。
        陆鼎言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他就提出了太湖溇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想法。“评审世界文化遗产自身价值有六项标准,这些标准太湖溇港都能满足,这是我提出申遗的第一点原因。湖州地区的太湖溇港圩田又是唯一完整留存的,这是第二点原因。最后,溇港不是活化石,不是历史的沉积,它在今天仍旧充满活力,是延续发展的活化体系,这一点很重要。”陆鼎言自豪地说,“已故水利届泰斗郑肇经教授曾说过一句话,他认为溇港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
        各项工作进入倒计时
        2016年春节前夕,纪录片《溇港》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让湖州溇港走入了全国观众的视野,为溇港申遗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湖州市水利局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便开始了申遗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对太湖溇港文化基础性研究、太湖溇港现状调查、太湖溇港规划编制工作、拟定遗产评估现场整治方案、加大太湖溇港对外宣传力度等。
        “根据申遗程序及要求,每年的5至6月份为国内专家现场评估考察阶段,对是否推荐申报形成专家组意见上报水利部,9月参与国际评审,10月公布结果,因此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各个部门和相关县区正在加快推进申报工作进程,比如准备申遗文本和视频资料的中英文版,编制小沉渎港、环太湖溇港和义皋村现场考察点整治方案等。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对太湖溇港进行保护和利用,我市还起草了《太湖溇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该负责人表示,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遗产类型对口,价值突出,而且能够为湖州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和休闲旅游业发展助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突出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极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上一篇: 罗安生局长调研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下一篇: 市水利局组织开展“青年讲坛”活动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