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民心工程,湖州城乡饮用水活源
湖州市为满足苕溪流域的防洪需要和近中期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实际用水需要,开始兴建老虎潭水库。作为埭溪流域的控制性工程和苕溪流域的防洪骨干工程,老虎潭水库工程是一座防洪标准按500年一遇标准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的大(2)型水库,设计总库容1.12亿方。该水库位于东苕溪支流上吴兴区埭溪镇张村处,临近莫干山旅游风景区,环境优美。向湖州中心城市供水管线设计长度约29公里,取水口设在坝左侧山体中。由于紧靠宣杭铁路、杭宁高速公路、104国道,距杭州60公里、湖州30公里,生态区位优势明显。水库建成后,将有效减轻东苕溪沿线的行洪压力,提高湖州中心城市防洪能力。日供水能力最高将达到22万立方米,相应年供水量为6796万立方米。
建设老虎潭水库是湖州人近50年的夙愿。该工程一度曾上马兴建,后因种种原因停建。长期以来,修建老虎潭水库的群众呼声和提案建议不断。去年7月,湖州抓住国家实施治太的有利时机,下定决心,把这项民心工程提上议事日程。饮用水源,关乎千家万户。湖州水质之佳,古来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之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湖州现有饮用水源地已经处在城市的包围之中,加上采矿、农业生产、航运等的影响,河网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州市区主要城镇和城乡人口大部分地处平原,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直接取自河网。从环保部门监测的情况来看,湖州的自来水水质大体上良好,达国标Ⅲ类水质。而老虎潭水库库区植被覆盖好,水质可保持在国标Ⅱ至Ⅲ类水平。近年城市化和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工业用水增长加快,区域性缺水进一步凸现。考虑饮用水源地受污染的实际,根据《湖州市城乡供水水源规划》,湖州通过上马建设凤凰水库和合溪水库、老虎潭水库,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近期以2008年老虎潭水库实现供水,作为市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水源,远期考虑以老虎潭水库、引湖、引苕,包括从东西苕溪上游水库调水的多水源供水为目标的综合供水方案,实现联网供水。根据《湖州市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实施方案》的意见,现有的25座水厂经改、扩、并等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后,减少至24座,日供水能力由原37.15万吨/日提高至53.05万吨/日。山塘水库由原11座增加到33座,总库容由原203.2万立方米提高至554.25立方米,日供水能力提高到3500吨/日左右。机井由3座增至18座,日供水能力由900吨/日增至4200吨/日。
安全水源地建设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市区集中供水水源地选址优化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对西苕溪取水水源、东苕溪干流河道、老虎潭水库等地都按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进行划分,制定了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在湖州市委、市政府重视下,按照生态市建设要求,全面开展矿山企业综合整治专项活动,坚决整治矿山开采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破坏生态、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关闭43家矿山企业,对64家水冲石矿进行了限期治理。通过采取不审批新矿、加大矿山关停力度等措施,全面推进矿山整治建设,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