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高 安全好 外观美
湖州市全面实施机埠标准化改造工程
日前,市水利局与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湖州市区农村机埠标准化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湖州市区范围内机埠标准化改造工程申报立项、建设管理、资金管理、工程验收、建后管护等各项规定,这标志着湖州市本级对该工程的政策制定工作已经完成,将转入全面实施阶段。
我市属于机电排灌比较发达的地区,全市共有固定农村机埠7141座,装机台数9321台,位居全省前列,承担着180万亩农田排灌任务。由于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机埠已运行30年以上,工程老化、标准偏低、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去年,湖州市水利局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创新谋划了农村机埠标准化改造工程,并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
据悉,从今年到“十二五”期末,我市计划完成2000座机埠标准化改造,估算投资3.48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完成400座,为“美丽乡村”和农业“两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该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在市水利局与财政局联合出台《湖州市区农村机埠标准化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各项政策规定的同时,还出台了实施标准,明确了“功效高、安全好、外观美”的总体要求。“功效高”是指功能实用、设备高效,为农业旱涝保收和稳产高产提供灌排保障;“安全好”是通过安装远程防盗监控系统,确保机埠内机电设施的安全;“外观美”是通过请建筑设计单位专门设计一批外观样板,进行推广运用,努力把机埠打造成“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此同时,市水利局还积极谋划启动了“农田水利标准化推进”专项行动,与市新农办联合出台了《湖州市全面实施农村机埠标准化改造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市深入推进该项工程,并列入市对县区综合考核和新农村考核体系中。
据了解,目前全市机埠标准化改造工程已完成46座,还有39座正在建设之中,市区第一批107座机埠标准化改造项目已排定落实,实施计划即将下达。同时,立足于打造一批示范样板的11个试点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下一步将筹备召开全市机埠标准化改造现场会,促进全市机埠标准化改造的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