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水资源利用当“惜水如金”
    供稿:  ‖  来源: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09年2月26日  ‖  查看386次  ‖  

    水资源利用当“惜水如金”


        去冬以来,一场多年不遇的大旱波及全国15个省区,旱情高峰时,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到3.01亿亩,比常年同期增加1.12亿亩,同期有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干旱、缺水,严重的旱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愈发凸显出我国现阶段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突出水情。 
      而在另一方面,“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农业节水灌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的管网漏损高达15%-20%。”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高而坤说。 
      一方面缺水严重,一方面效率低下:突现了我国水资源的尴尬。 

        治“渴”须从节水始 

      家住上海市虹口区曲阳新村的颜嘉毅,家中的两只老式抽水马桶节水改造后,每次冲水量从原来13升减少到9升,1个月就可节水2.4立方米。 
      和颜嘉毅一样,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王其闸村的王爱忠也从节水中获益良多。这位种植了15亩玉米的农民说:“以前种粮食是大水漫灌,没有人关心一亩地浇了多少。现在不同了,每家每户都凭水权证用水,一年约可节省水费200元。” 
      缺水是个全球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亿多,农业每年受缺水影响的作物面积达1500多万公顷。 
      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发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的节水重点,要完成节约水资源量690亿立方米的目标,相当于节约出一条多黄河的水量。 
      “按照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节水型道路,尽快变被动为主动,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而坤说。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通过采取分户计量、高耗水行业的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具体措施,节水成效显著,每年节约了10亿多立方米的用水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供水紧张的问题。 

        每一立方水都要用出效益 

      这是某股份公司年报中的内容:2005年4月14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黄水调[2005]13号文件,原则同意该项目年取黄河水总量控制在1705万立方米以内,引黄用水指标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取得,水权转换期限为25年。 
      1705万立方米——细化取水定额,确保每一方水发挥出效益,已成为沿黄8省(区)作为工业项目核准的强制性门槛。 
      由于无节制地从黄河中取水,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加剧。1997年,黄河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断流河段上延至距河口780公里的河南开封附近,仅在山东省就造成135亿元的经济损失。“水资源开发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力,必须保留足够的生态用水。”高而坤说。 
      从1999年开始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分配、统一调度,不但使黄河连续9年不断流,提高了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供水优先序,遏制了工农业用水对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不合理侵占,从而提高了河道输沙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保证程度。 
      对水量统一分配和调度,限制了各省取用黄河水的总量,促使沿黄地区各省在工业调整中,从用水效益低的部门向效益高的部门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使水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部分省区面对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约束,在统筹地方经济发展时,通过农业节水,将节余水量有偿转让给工业项目,调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权,促进了水权的转换和水市场的发展。目前,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已进行了水权转换试点。 
      去冬以来的大旱,黄河却没有断流。从断流到不断流的事例说明,我国的水资源调度和调控能力明显提高。水利部正在全力推进流域、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来遏制水资源无序开发、过度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不能靠一味扩大供水来满足,应坚持‘以供定需’,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争取用最少的水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而坤说。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 

      2月20日,由于某化工企业向河里偷排污水,江苏省盐城市区发生大范围断水,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类似的水污染事件并不是孤例,近年来发生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滇湖污染、巢湖污染,密集程度凸显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由于污水的过度排放,河水的自净能力已是杯水车薪。”高而坤表示,废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使十分有限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功能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将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从我国的水情和国情出发,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不仅仅只是这三条红线。”高而坤说。 
      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以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方向,推进水的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为保障,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以国家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以重大课题研究和应用研发为重点,夯实水资源管理科技支撑;以强化基础工作为抓手,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来源:光明日报 2009-02-25

                  
    上一篇: 我国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下一篇: 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确定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