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四川地震灾区575万人临时饮水困难得以基本解决 重灾区城镇供水恢复到85%以上
    供稿:  ‖  来源: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08年6月3日  ‖  查看299次  ‖  

    四川地震灾区575万人临时饮水困难得以基本解决
    重灾区城镇供水恢复到85%以上


      截至目前,四川省因地震灾害导致的575万农村供水人口临时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除北川县老县城、汶川县城外,重灾区城镇供水恢复到85%以上。 
      "5.12"地震灾害对城镇和农村供水工程造成极其严重的损毁。四川农村供水工程34000处、供水管道29269公里受损,影响供水人口575.2万人;县级以上城镇损毁供水管道7880公里、蓄水池839个、取水工程1281处,影响供水人口404万。灾害发生后,水利部和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对保障灾区群众饮水安全进行了部署。5月16日,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供水保障组,会同四川省水利厅全力投入供水设施震损情况排查和应急抢险工作。 
      一是迅即抽调力量核查供水设施受损状况。在对133个受灾县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组织18个工作组共90人对21个重灾县进行重点排查,迅速查清了供水设施震损情况。 
      二是紧急开展应急恢复供水工作。制定了《四川省地震重灾区乡村供水应急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地方水利部门迅速开展应急供水工作,抓紧抢修供水设施和管网,恢复城镇及其周边群众的饮水;通过打井、建设临时集中供水站,解决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的饮水问题;通过安装小型净水设施、交通工具送水和消毒等措施,解决散居群众的饮水问题。组织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大连等水务局组建供水抢修队130人,自带材料和设备赶赴重灾县开展抢修工作。 
      三是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建立了四川省水利厅、建设厅、卫生厅、环境保护局、农业厅抗震救灾供水保障联席会制度。省水文局对灾区主要城市水源地、重要江河断面及敏感水域共41个断面水质实行连续监测。水利部紧急从4个流域机构抽调4辆水质监测车,深入灾区对水质进行巡测。从5月29日起,重点转向对68个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的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和141个日供水量200方以上的乡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监测。从这一段时间的监测情况看,尚未出现大的水污染事件,水质状况总体稳定。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先后派出27批专家共170余人深入一线指导抢险工作,组织编制了《抗震救灾灾民安置点应急集中供水技术方案》,指导基层开展抢险工作。编发了《抗震救灾饮水安全应急常识》,指导群众科学安全用水。 
      五是积极协调组织对灾区的援助。积极协调争取中央财政下拨应急供水设施救灾资金;紧急采购120辆送水卡车、1万只水桶和200台燃油发电机为重灾镇群众应急送水;组织国内外企业向四川灾区捐赠了价值1300多万元的小型水处理设备、小型发电机等;组织企业生产、调运小型水处理设备370多套。 

      来源:水利部网

                  
    上一篇: 太湖水体和主要水源地水质稳定
    下一篇: 同心同力 抢胜石坎河堰塞湖 ——长江委抢险队疏通文家坝堰塞湖侧记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