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即将试运行
记者在2月16日召开的山西省汾河清水复流暨春季农业灌溉(临汾、运城段)工作会议上获悉,备受山西人民关注的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将结合春季农业灌溉于2月20日试运行。
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重点推进母亲河汾河的修复工作,实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好设想。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流域是山西省人口最稠密、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在占全省总面积25%的面积上,集中了全省36%的人口、45%的GDP。据山西省水利专家介绍,每年的3至6月份,既是山西省农业灌溉用水的高峰,又是汾河枯水期和断流的时段,在这一期间结合农业灌溉集中开展清水复流工程,既可以满足农业灌溉需要,又可以实现汾河水量的联合调度。
汾河清水复流工程是一项多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第一阶段主要结合春浇,通过节流、引水实现汾河不断流,第二阶段通过多部门合作解决水质问题及河道问题。此次会议主要研究部署了汾河下游(临汾、运城段)第一阶段复流工作。汾河(临汾、运城段)清水复流暨春季农业灌溉工作实施方案,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通过优化配置,科学调度,明确责任,节点控制,在汾河下游各灌区控制用水指标,全方位实施农业节水,为汾河不断流创造基本条件。今年的复流方案结合农业灌溉一同实施,通过灌溉期水量的合理分配和市县之间的水量交接,解决灌溉期有水的地方无序用水,没水的灌区无法用水,生态水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二是利用草峪岭隧洞适时从沁河向汾河补水,保证汾河最枯期的基本流量。目前,从沁河补水需通过泵站提水完成,2009年和川水库建成后,沁河水将自流进入汾河,届时补水成本将大大降低。按照山西省水利厅的配水方案,今年汾河下游的农田灌溉将从30万亩增加到80万亩,汾河非冰冻期有一个流量的生态基流进入黄河,冰冻期有半个流量进入黄河,使汾河重新焕发青春。
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梁滨要求,开展汾河清水复流和农业灌溉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兴水战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精神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指示,全力促进母亲河的治理,保证农业灌溉用水和灌区群众得益。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开展汾河清水复流和加强农业灌溉工作的重要性;二要科学研究,精心规划,认真部署汾河下游生态修复和农业灌溉的水量、调度、水费、水质、用电等各项关键工作;三要明确责任,协调一致,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统筹考虑和大力支持水利、电力、环境等部门开展工作,各级水利部门要充分发挥业务主管作用,确保顺利输水、安全运行,确保各项计划顺利实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