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宁夏:巧取天上水 集雨润旱塬
    供稿:  ‖  来源:徐浩   ‖  发布时间:2008年1月17日  ‖  查看193次  ‖  

    宁夏:巧取天上水 集雨润旱塬 

        尽管去年遭遇了严重旱灾,可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聂家河村农民集雨灌溉经营林果业,依然从土地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集雨就等于攒钱!”村民米万珍指着自家果园旁的两眼水窖说,去年大旱,正是靠着窖水浇灌,米万珍家栽种的2亩杏梅才获得了好收成,总收入近2000元。而别人家在坡地旱田里种植的十多亩小麦,却由于严重受旱,最后只收回几捆柴火。
        聂家河村地处宁夏南部山区,这里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地表水资源匮乏。上世纪90年代,宁夏在南部山区大规模实施水窖集雨工程,以期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窖灌农业。然而,因建成的水窖绝大多数设施配套不齐全,收集的雨水有限,旱年连人畜饮水都解决不了。
        2003年以来,西吉县水务局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了“坝、窖、池”联用的集雨模式,即在沟道里建设水保塘坝,以山坡为集流场大量收集雨雪水,然后,再利用高差自流蓄积到大型蓄水池中澄清,接着再用水泵加压分流到农家饮水窖或地头生产窖内,全面提高了用水保证率。
        据气象资料显示,西吉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400毫米左右,而且60%降雨集中在7、8、9月,农作物最需水的春季严重干旱缺水。县水利局局长李亚军介绍说,过去也打了不少水窖,但是,由于缺乏高效率的集流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现在建立“坝、窖、池”联用的系统,蓄水能力明显增强,雨季的降水真正被收集调用到了关键农时。
        据了解,聂家河流域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区域内生活着6600多名农民。在过去的4年间,水利部门在这里新建设大小水保坝18座、蓄水池6座、水窖372眼。聂家河村42户农家,通过“坝、窖、池”联用收集雨雪水,不仅家家稳定解决了饮水问题,还有30户农民用窖水灌溉发展起了140多亩果林。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多元,远远超出全县平均水平。
        目前,这种新型的集雨模式正在宁夏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

     来源:新华网银川1月16日电

                  
    上一篇: 未雨绸缪 阿荣旗五措施抗春旱
    下一篇: 湖北:长江段非法采砂猖獗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