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循环”留住三河水乡古韵
昨天上午,三河千年古街上,不时有游客拍照留影。“在皖中平原上看到这么美的古镇水乡,非常惊喜,有点遗憾的是古河里的水太脏了。”一位游客说。这位游客也许不知道,三河古镇已启动“三水循环”工程,以挽救有三河水乡“灵魂”之称的小南河。这位游客下半年再有机会来三河古镇的话,所看到的就是清水缓流、古朴纯美的“江南水乡”了。
内河之污已成心病
“丰乐河、杭埠河与小南河流贯古镇,三河得名于水,灵于水,也兴盛于水。其中,环绕古街的小南河又称‘内河’,长2900米,更是水乡古镇的‘心脏’。”三河镇政府项目办的张志国说,正因为此,小南河水系的生态环境已引起游客及政府的高度关注,必须要彻底改善水生态了。可是小南河的河势比另两条河均要低,因此河水一直无法外流。时间久了,古河里的水因失去流动而日渐变脏,内河已成了“死河”。此外,河畔一万多居民的生活污水也直排到河内,这使水质日益变坏。2001年前后,三河曾对小南河进行大规模清淤与疏浚,每年还定期用两个水泵站调入优质河水,但是这些办法未能根本改变小南河水质。
“三水循环”已经启动
“无奈之下我们决定沟通小南河与杨婆圩水系,实现三条河的水流循环贯通,使小南河常年吸纳另两条河里的优质活水,让河水生态彻底得到恢复。”张志国说,另外还会对河道清淤改造,增加河岸的湿地与植被,使内河变得美而干净。
“这项工程的规划早已完成,地质勘测与拆迁等工作也结束了。”三河镇的杨副镇长说,目前已实施工程招标工作,春节后,整个工程就全面开工,5月份之前竣工。
污水难入三河“心脏”
三河古街区纵横交错,民居与商铺展示了水乡的“古韵”。可是,在古韵徽风的背后却是污染日益严峻的事实。古镇上住有3万余居民,他们每天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一起都流到了古镇的河里。2006年,三河镇日排放的生活与工业污水已有7700吨,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流到河里去,“三水循环”工程就是一句白话。
张志国说,为此,今年该镇将建设日处理能力达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7公里长的污水管网将“堵”住污水的排放源头,尤其是沿小南河预埋的6公里长的截污管道,更是保护内河水系与“三水循环”工程发挥效应的安全网。这项工程的环评已完成并通过审查,总投资近5000万元。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2008年0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