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工程解决1000万群众温饱问题
11月13日正式发布的首份《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公报》显示,自1989年启动实施的“长治”工程,始终把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紧密结合,治理区累计增产粮食50余亿公斤,有效解决了1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
据介绍,“长治”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长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中下游、陇南及陕南地区和三峡库区“四大片”治理程度达到40%,全流域水土流失趋势发生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折,显著改善了治理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广大治理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63公斤提高到510公斤,治理达标的小流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449元。
该《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截至目前,全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4万平方公里,在10个省(直辖市)41个县(市、区)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并在长江源头区和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实施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作为“长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共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险情244处。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