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成立
    供稿:  ‖  来源:徐浩   ‖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5日  ‖  查看193次  ‖  

    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成立 

        中国首个流域层面上的湿地保护网络———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今天在上海宣告成立,来自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上海等五省一市的20个湿地保护区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这个湿地网络。作为长江中下游湿地大家族的重要成员,洞庭湖的东洞庭、西洞庭、南洞庭及横岭湖等4个自然保护区全部加盟其中。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天然湿地580万公顷,已建有省级以上湿地保护区60多个,但因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猛发展,仍然面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水环境持续恶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面临全球气候变暖新挑战的形势下将变得更为严峻。“如果将现有分散的湿地连点成线,聚线成网,其有效保护面积将显著增加,生态保护的效果也将明显提高。”活动发起方之一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战略总监李琳博士说。
        据介绍,首批加入湿地网络的保护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代表了长江干流、长江故道、大型通江湖泊、中小型洪泛平原阻隔湖泊、河口、滨海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
        今天的启动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湿地主管部门代表签署了《共同建设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的5年里,除了开展培训,组织考察,加强信息交流等,还将通过建立水鸟同步监测网络,开展湿地环境及其重要物种的同步监测;实施“湿地先锋”计划,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深入保护区开展培训、传授经验提高保护区的能力;制定保护区有效管理监测技术规程等。□背景资料百万只国际水鸟长江中下游越冬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总面积为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扬子鳄、白鳍豚等中国特有物种的故乡和近百余种百万余只国际迁徙水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更是中国最繁荣的经济区。

         来源:三湘都市报 2007-11-03

                  
    上一篇: 湖南涟源成全国首个普供直饮水城市
    下一篇: 3亿方冀水明年4月进京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