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广东灾后开始反思 暴雨为何屡屡为祸
    供稿:  ‖  来源:徐浩   ‖  发布时间:2007年6月20日  ‖  查看295次  ‖  

    广东灾后开始反思 暴雨为何屡屡为祸 

          记者在广东洪水重灾区梅州市采访发现,丰顺县黄金镇、梅县松口镇这次全镇被淹,而此前,这两个镇也是年年发洪水,只是今年水特别大,特别急,当地民众对洪水已习以为常。
        洪水年年来,为祸家园,为何不筑起更高、更坚固的大坝堤防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在灾区采访时问及了镇长、县三防办、市三防办。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频发洪水,关键是水利设施的问题,而兴修水利,资金不足。
        据黄金镇镇长介绍,每年洪水季节,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大堤上昼夜巡视,不敢有丝毫懈怠,发现险情,当即抢救。丰顺县是广东省级贫困县,政府财力不足,投入水利设施有很大的缺口,只能靠人力来添补。
        据了解,此种情况在广东省普遍存在,去年全市被淹的北部山区的乐昌市,同样面临水利设施不足的问题。
        对比中国的大城市,即使下了非常大的雨,却都不会遭受灾害。专家称,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已建水坝、水库、水电站和其它水利工程的保护。
    在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防设施在近三十年来也不断加强,但落后的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水利设施相对也落后许多,这些地区多处于珠江的上游,东江、北江、西江、韩江,这几条江几乎年年在遭遇考验。
         记者在梅州采访时了解到,此次洪水重灾区丰顺县黄金镇位于产溪河下游,处于产溪河与韩江汇流处。镇上的家家户户为了避洪水,将住房的一楼盖得特别高,而该镇的医院、政府、中心学校也为了防洪,建在了该镇的最高位置。
        面对洪水,没有能力将大坝修得更高、更坚固,只能将自已的家园建得更牢一些。据了解,黄金镇此次冲毁的河堤修复需要二千多万元人民币,这是处于省级贫困县的黄金镇的财力远远不能及的。
        而纵观全省,目前,广东省部分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和小水电站安全隐患突出,全省还有二千六百二十座病险小型水库和三百五十八座“四无电站”。
    据水利专家介绍,水利基础设施与防洪紧急预案互为依托,一同构成社会化减灾系统。但在前者薄弱的情况下,政府发动和承担的抗洪救灾会受到极大牵制,很难发挥出预期效果。
        治病在根本,灾后广东已开始进行反思。据了解,广东省正在研究投入巨资用于水毁工程建设,并将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希望这些措施的出台和财力的投入越快越好。(完)

     来源:中新社广州六月十九日

                  
    上一篇: 无锡昨加强治理太湖“总动员”
    下一篇: 烟台迎来入汛后首场大范围降雨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