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投资3亿启动白于山区人饮工程建设
6月2日,在鞭炮声中,总投资3亿元的陕西省白于山区人饮解困工程开始启动建设,两年后,白于山区的39.33万群众有望吃上安全水。
地处陕、甘、宁3省交界的白于山区,由于海拔高、地下水资源埋藏深,且干旱少雨,自古以来群众就吃水困难,是陕西省群众吃水最困难的地区。从80年代开始,榆林市通过以工代赈、甘露工程、母亲水窖、西部人饮工程和国际援助人饮工程等项目,采取打水窖、建集雨场、建集中供水工程等模式,先后投资350万元使得这里的20万人告别了吃不上水和吃苦咸水的历史。但因客观条件限制,目前仍有近39.33万群众吃水困难。
2006年底,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社内参上获悉白于山区群众因饮水困难无法过春节的事情后,立即做出批示,要求陕西省千方百计解决该地群众吃水困难。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陕西省榆林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用2年时间通过新建集中和分散供水方式解决,计划新建集中供水工程700多处,解决20.68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高标准水窖3.73万眼,集雨场373万平方米,解决18.65万人饮水困难。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2亿元,社会各界及群众筹措1亿元。今年,榆林市计划筹措2.42亿元资金,解决白于山区30万人饮水困难,占现饮水困难的76%。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