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首座“水文博物馆”在荆州开建
长江首座“长江水文博物馆”日前在湖北荆州开建。博物馆将收集自1865年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各种测量仪器、方式,全面展示长江水文发展轨迹,而展厅则设立在“1954年荆江分洪工程指挥部旧址”。
长江水文源远流长:战国时在岷江修建都江堰,刻凿石人“冰则”以观水位;唐广德二年,涪陵长江江心雕成“白鹤梁石鱼”,以石鱼至水面的距离衡量江水涨落;宋宣和二年,江苏太湖设“吴江水则碑”,刻画洪水痕迹……
“长江水文博物馆”将以现存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以水文测报手段的科技进步为主线,以水文发展中的大事、要事为重点,通过实物、标本、沙盘、图片、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全面展示长江水文发展轨迹,体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水文化底蕴。
长江委荆江水文局表示,1954年荆江分洪是长江水文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因此“1954年荆江分洪工程指挥部旧址”(现湖北省二级保护文物)也成为长江水利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建筑。“长江水文博物馆”展厅就将设在该处,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博物馆目前已征集到186件各类水文器具文物,年代最早的是清朝道光十年用于测量长江水位的石制水尺桩。(完)
来源:新华网武汉4月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