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计划20亿打造“黄金水道”
今天采访省交通部门权威人士获悉,今后几年内,我省计划投资20亿元重点支持发展内河水运,鼓励沿河建设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风景带,其中京杭运河、小清河、黄河等流域的水运被提上重要日程,这三个内河流域正在规划建设“黄金水道”。
据介绍,发展水运投资省、占地少、运能大、运价低、污染轻,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我省内河水运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
发展内河水运要贯彻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利用与储备的关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地区涉水行业发展规划要相互协调,河道综合治理和河势控制工程建设要与内河航道规划相衔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兼顾航道开发,实现调水、通航的综合目标。
我省将高起点编制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重点规划建设干支联动、高效畅通的四级以上航道网,全面统筹港航、船运协调发展,加强京杭运河、小清河、黄河等流域的水运规划研究。今后5至10年内,全省将构筑“一干多支、干支直达”的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框架,打造布局合理的内河港口群,发展装备精良、经营集约的运输船队,建立科学先进、畅通高效的支持保障系统,逐步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到2010年,我省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重点实施五大内河水运工程。一是航道整治工程,改造东平湖至济宁段主航道和洙水河、薛微等支流航道,建设长沟、邓楼、八里湾、台儿庄复线、微山及微山二线等船闸,总计整治航道156公里,通过能力实现翻番。二是港口建设工程,新建巨野、虎庄、东平、梁山、梁宝寺等港口,扩建济宁、滕州、峄城等现有港口,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00万吨。三是运力优化升级工程,推进船舶大型化、标准化,重点发展自航船、顶推船队。四是区域物流中心工程,逐步形成以港口工业区为依托、以港口为中心的货物集散网络。五是支持保障系统工程,建设内河水运管理、水上安全管理、数字航道、专业人才保障等系统,加强航运污染防治,打造安全、畅通、绿色、环保的黄金水道。
借助内河区位优势,我省将利用水运发展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效应,加快发展沿河工业园区和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集群,构筑区域物流平台,大力发展航运、矿建、煤化工、加工制造、商贸旅游、农牧林渔等产业,加快内河水运融入现代化物流的步伐,打造沿河经济带。
发展内河水运将统筹沿河地区铁路、公路和水路规划与建设,推动公路水路协调发展。沿河铁路、公路网络建设将加快,实现港口与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煤矿、商品物流集散地以及省际、市际出口等主要通道有效衔接。我省将加快建设济南至菏泽、枣庄至临沂、济宁至徐州、菏泽至徐州的高速公路,优化沿河地区路网布局,改善港口集疏运条件。
内河航道建设资金来源将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其中主航道建设以省为主,建设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所需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支线航道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当地政府为主,省政府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地方政府要将航道、船闸、港口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证全省内河重点工程建设用地。航道、船闸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由政府划拨,内河港口建设用地若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可按不低于最低限价标准缴纳土地出让金。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