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做好“水”文章
农民喝水难、农田用水难一直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老大难”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水利化。在湖北,随着一批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建成,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记者 李芳:"这里是刚刚建成投产的湖北天门二水厂,这个现代化的自来水厂现在的日供水能力是10万吨。在新的一年里,它将为周边13万村民送去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作为招商引资的成果,天门二水厂总投资1亿2千万元,去年底开始由专业水务公司经营管理,让周边十几万村民彻底告别了含铁过量的压把井水。天门市徐北村村民王麦享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她用了半辈子的压把井成了家里的摆设。
天门市徐北村村民 王麦享:"这肯定好些 安全些 又方便 一打开就是水 又干净。"
与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步的,是改善湖北农田的“喝水”条件。由于灌排设施不配套,荆楚大地的许多良田仍然只是“望天收”,往往就是几十米甚至几米的小渠道不畅通,让农民望水兴叹。去年开始湖北省在全国率先进行末级渠系建设试点,既给土渠穿上水泥外衣、解决水源渗漏问题,又均衡调配水源、避免用水纠纷和浪费。
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万水桥村村民 何万海:"原来200米需要一个半小时 现在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进田 很快很快 现在是旱涝保收交多少钱就放多少水 水的改革是最大解难 水解决了 农民就解决了 农民就全靠水。"
配合末级渠系建设的还有土地平整、林网改造、机耕路整修、农机和优质良种推广,通过相关工程的实施,湖北农田的生产条件大大提高,低产田的粮食单产至少提高一倍。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明确提出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湖北省委、省政府也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投入。从今年起,湖北省将再投资39亿元加快“放心水”工程建设,用五年时间彻底解决全省1609万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各地农田水利设施项目也在紧张施工,“十一五”期间,全省要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82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多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万多亩,基本形成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农业设施。
来源:湖北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