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管理
  • 防汛抗旱
  • 水政水资源
  • 水生态文明
  • 政务公开
  • 业务专题
  • 水利视频
  • 政务服务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上海提出都市农业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供稿:  ‖  来源:徐浩   ‖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0日  ‖  查看404次  ‖  

     上海提出都市农业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新华网上海12月19日电(记者李荣)“现代农业是天然的都市生态屏障”“水稻田是季节性湿地”。上海将农业功能从单纯的生产向生态和服务拓展,视都市农业为“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上海市农委主任袁以星新近表示,农业在上海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虽然不高,但其功能无可替代。都市农业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不仅具有保障城市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功能,而且还是城市的生态工程,可以通过种源、技术和市场服务城市。

        上海市农委人士说,过去提起城市的生态建设,想得较多的是植树造林,其实都市农业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工程,“水稻田是城市的季节性湿地”,具有调节生态的作用。

        上海目前已在崇明、黄浦江沿岸和杭州湾北岸规划布设了各具特点的都市农业发展区域,严格保护近400万亩耕地,集聚国家级的奶牛育种中心和动物医学研究中心等种源及农业科技平台。同时在上海郊区环线布设环城楔形农业带,以期形成农业生态走廊。

        上海正在加大力度投资都市农业这个“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据统计,在最近5年内,上海市级财政向农业的投资已从每年不到5亿元迅速提升至20亿元。农业投资结构和方向也在不断调整,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平台、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上海将建设100万亩设施化的高标准粮田和30万亩设施化菜田;在西郊建立大型的国际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形成农产品质量检测、种源培育等全过程服务体系。

        为了突出都市农业的生态特征,上海加紧治理农业污染,“十五”期间市级财政共投入2亿多元关闭、搬迁了千家畜禽场,建立了5个有机肥处理中心和30家有机肥加工厂,鼓励农家采用生态型的肥料。
      

                  
    上一篇: 2050年亚洲可能有10亿人缺水
    下一篇: 湘赣边界最大水电枢纽工程截流
    版权所有 湖州市水利局   联系电话:0572-2667910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16985号-1    公安备案号:33059102000029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1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MSSQL版本TM
    微 信
    微 博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